一、成就巨大
已經徹底改變了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包裝業極其落后的狀態。已經成為門類齊全、體系完整、產業關聯度高的行業之一;已成為僅次于美國之后的第二包裝大國。中國作為制造業大國,2009年包裝行業市場規模1260億美元,約占全球22.5%。我國塑料包裝機械的年加工能力和塑料編織袋、復合軟包裝、金屬桶、瓦楞紙板的年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二、國內包裝企業情況
根據目前掌握的資料,在資產規模、銷售收入等排名靠前的國內包裝企業大約有16家(排名前16家情況見附表),其中4家公司值得關注:
1.深圳勁嘉彩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是中國卷煙包裝領軍企業,主要產品是高技術和高附加值的煙標、高端知名消費品牌包裝及相關鐳射包裝材料鐳射膜和鐳射紙。2009年該企業資產規模37億元,營業收入21億元。
2.東港安全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主要業務是集安全票證印刷、防偽印刷、標簽印刷、數據處理、數碼印刷、彩色印刷、試卷印刷為一體的綜合性印刷企業集團。2009年資產規模9.9億元,營業收入5.5億人民幣。
3.廈門合興包裝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深交所上市)的主要產品有中高檔瓦楞紙箱及瓦楞紙板、彩盒、緩沖包裝材料(EPE、蜂窩產品)、書刊等,2009年資產總額11.35億元,營業收入8.86億元。
4.浙江上峰集團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產紙制品包裝及印刷為主營業務,集實業投資、園林綠化等產業于一體的跨地區、跨行業的民營股份制企業集團,是全國最大的紙包裝生產基地之一。年銷售規模1.5億元,資產2億元。
三、發展潛力巨大
預計2010年末,中國包裝工業的總產值將突破1.2萬億元人民幣;已成為全球發展最快、規模最大,最具潛力的包裝市場,并將逐步成為世界包裝業發展及市場開發中心。
四、存在很多問題
由于進入門檻低,屬于高度競爭領域,目前仍存在諸多問題。
1.多數企業規模小,低水平重復建設,產業集中度低。產業發展缺乏一批世界級、高水平的龍頭企業引領和大項目帶動。國內最大的包裝類上市公司紫江企業2009年營業收入為人民幣51億元人民幣,僅為利樂的6.3%。
2.代表包裝科技前沿的集光、電、材料制造、機械制造于一體的包裝業前沿技術仍然為國外先進包裝企業集團掌控。比如:在液體無菌包裝產品和設備領域,基本上由利樂和SIG康美包兩大巨頭壟斷。
3.中國包裝產品競爭力不夠強,產品品種少,現有包裝材料質量不能完全滿足產品需求、包裝機械產品技術含量相對較低,產品結構不合理,設計水平較低,主要包裝設備和原輔材料不足,嚴重依賴進口。如:塑料薄膜雙向拉伸設備生產企業,前三位的是德國布魯克納、法國DMT、多尼爾,我國的高檔雙向拉伸設備基本依賴進口。2008年進口的印刷機械總額17.2億美元,約折合110億人民幣,相當于60家骨干印刷機械企業2008年銷售收入的2倍。
4.企業研發資金普遍投入少,包裝科學技術研發經費及技術人才力量薄弱,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能力明顯不足,缺乏發展后勁。
5.包裝資源回收利用率低,包裝廢棄物污染嚴重。目前,我國紙、金屬、玻璃等包裝廢棄物的回收率分別比發達國家低10-30個百分點,大量的資源僅使用一次即成垃圾。我國每年僅包裝廢棄物總量就達150萬噸,而且每年以近10%的速度遞增,在大中城市,包裝廢棄物占商品重量的15%、體積的25%,這些廢棄物未能很好利用,嚴重污染了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