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紀念大會暨第二十屆全國科技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年會在北京舉行。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鄔書林、閻曉宏,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陶驊,原新聞出版署署長宋木文、于友先,新聞出版總署原副署長桂曉風等出席會議并講話。鄔書林在會上作主題報告。
鄔書林在講話中指出,科技出版界要深刻認識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的重大意義,準確把握《決定》的精神實質、主要內容和重要舉措,緊緊抓住建設文化強國的歷史機遇,樹立科技出版人的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充分發揮科技出版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功能,以極大的工作熱忱思考科技出版業的發展思路,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規劃一批科技出版項目,用好政策,培訓好隊伍,推動我國科技出版業的大發展大繁榮。
鄔書林強調,科技出版界要在建設出版強國的過程中發揮主力軍作用,努力爭取科技出版的更大發展。對此,他提出四點要求:第一,要在規劃開發重要科技出版產品上下工夫。要推動科技出版與科研教學更加緊密地結合,與經濟發展更加緊密地結合,規劃一批在世界上有重大影響的基礎性圖書、一批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的技術創新圖書、一批為工農業生產服務的實用型圖書。第二,要在深化改革上有新舉措。在完成轉企改制任務的基礎上,科技出版單位要不斷創新機制,健全科技出版的運行機制,探索資本運營新途徑,進一步深化科技出版改革。第三,要在運用新技術方面邁出更大步伐,在產品數字化上有更大作為。要深入研究借鑒國際大型出版集團的先進經驗,把新技術運用作為推動科技出版發展的重要支撐,從戰略高度積極探索科技出版數字化的運作流程、商業模式。第四,要在“走出去”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在提升文化軟實力上作出更大貢獻。
陶驊在講話中說,科技出版深深扎根于偉大的時代,在黨中央科教興國方針的指引下,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在文化體制改革的推動下,煥發出無限活力和創造力,為推動我國的科技進步,提高全民族科學文化素質,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譜寫了無愧于時代的絢麗華章。她指出,當前,科技出版工作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前景,全面推進改革發展正在成為科技出版工作當下和今后重要而緊迫的任務。
宋木文、于友先、桂曉風等新聞出版界的老領導對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成立30周年表示祝賀,對其30年來所做的成績給予充分肯定,并對今后科技出版的發展提出了殷切希望。
據了解,30年來,科技出版業伴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步伐,取得了歷史性的發展與跨越:在體制機制上,科技出版社正由事業單位轉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中國科技出版傳媒集團有限公司也已成立;在產業規模上,全國科技出版社由1981年的43家發展到今天的158家,科技圖書出書品種由1981年的5862種發展到2010年的135361種,占全國出書品種的42%。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作為全國科技出版行業性的社會組織,出色地發揮了橋梁紐帶、協調服務、參謀咨詢作用,為我國科技出版事業的繁榮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會上,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管理司司長吳尚之、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李寶中等分別致辭。化工出版社社長、中國版協科技出版工作委員會主任俸培宗作了主題發言,周誼、蔡鴻程、林萬泉、季仲華等分別代表科技社新老社長(總編輯)發言。來自全國科技出版社的近300名代表與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