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我市2010年11月印發的《臨沂市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到2015年,我市將基本建設成為文化產業發達、文化產業布局合理、文化產業體系完備、文化市場繁榮有序、文化精品不斷涌現、文化設施配套齊全、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的文化產業強市,使我市成為魯南蘇北最大區域文化中心。這幾年,全市文化產業一直保持20%以上的增長速度,文化產業增加值目前已達到108億元,占GDP的比重由2004年的不足1%增長到的4.5%,成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產業門類。
七大重點園區夯實文化產業基礎
根據我市的文化資源和已形成的產業優勢,我市將重點建設七大類園區(基地):
依托臨沂發達的物流資源優勢,以新華印刷物流集團為龍頭,打造具有全國影響的印刷物流產業園區;
依托我市豐厚的兵學文化底蘊,打造集兵學文化旅游、兵學教學與研究、相關文化用品研發等于一體的產業集群和國內外著名的兵學文化園區;
依托智圣故里資源優勢,形成漢文化產業集群;
依托書圣故里和“中國書法名城”資源優勢,打造全國最具集中性和權威性的書法文化基地;
依托我市已形成的影視品牌優勢,打造集影視劇拍攝、影視文化旅游、相關產品交易等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依托臨沂商城成熟的物流平臺和豐厚的商旅文化底蘊,打造購物、休閑、旅游一體化的商旅文化基地;
依托我市條柳編、中國結、石雕石刻等各類豐富的民俗工藝,打造具有較強帶動力和影響力、惠及地方民生的新型工藝品研發生產基地。
四大文化品牌樹臨沂文化形象
圍繞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總體布局,我市按照“文化企業-文化品牌-品牌產業-品牌經濟”的發展思路,大力實施文化品牌帶動戰略,全力支持文化產業打造品牌,積極引導文化企業培育品牌。通過實施品牌戰略,做大做強優勢文化產業品牌。
我市將大力弘揚王羲之、顏真卿書法藝術,提升王羲之故居文化內涵,重點打造歷史文化品牌。以臨沂為中心,以孟良崮、山東省政府舊址、新四軍軍部舊址、紅嫂故里、大眾日報創刊地、濱海革命文化、大青山戰斗遺址、魯南革命文化等八個紀念區為組團,大力開發紅色文化旅游業。同時,我市將加強對沂蒙民俗文化的研究,系統整理沂蒙民俗風情,重點打造民俗文化品牌。規劃建設沂蒙特色文化商品城、臨沂珍優土特商品城和特色商業街,大力打造商旅文化產業品牌。
創意臨沂提升文化競爭力
我市將加大對傳統行業的創意創新,通過文化創意的滲透力和融合力,將創意活動融入到各行各業,帶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服務業的升級創新,全面提高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水平。通過創意與農業的融合,助推現代農業發展上水平,通過創意與工商業的融合,促進工商業的快速發展,同時我市還將組織開展全市文化創意大賽、文化創意人物評選等創意活動,努力提高全民的創意意識。
目前,我市已制定并出臺《關于建設“創意臨沂”加快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根據方案內容在“十二五”期間,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以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長,到2015年,創意產業增加值占文化產業增加值總量的比重達到30%以上;建成5個以上創意產業基地(園區);培育10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型創意產業龍頭企業;打造10個具有臨沂文化特色、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創意品牌;形成10個規模較大、特色鮮明、創新能力強的文化創意產業集群,基本構建輻射魯南的技術研發和產品交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