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是全國首批24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被譽為“屈賈之鄉”、“瀟湘洙泗”。岳麓書院、四羊方尊、簡牘、馬王堆漢墓、銅官窯遺址等享譽國內外的文化遺存,湘繡、煙花等獨樹一幟的民間工藝,燦若群星的圣人、詩人、偉人和名人以及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成為長沙文化發展的基石。
2010年長沙市文化產業實現總產值930億元,增加值450億元,占GDP比重10%,成為長沙經濟發展中最具活力、最具潛力的支柱產業。影視傳媒、新聞出版、演藝娛樂、動漫游戲、民間工藝等已成為主導產業。
“從外因角度來看,隨著長沙經濟實力的提升,政府對于文化產業越來越重視,政策支持不斷加大,資金、土地等要素支持也在加強。比如新成立了長沙市動漫產業發展協調領導小組等。而從整個社會環境來看,長沙是個快樂的城市,市民善于享受生活,喜歡文化消費,長沙的月光經濟將會越來越好。整體城市環境的提升又會吸引更多文化投資。”謝勝文表示,“保守”地估算,長沙文化產業總產值將在2015年時達到2000億元以上,而“如果以每年20%的增幅來算,長沙文化產業總產值將有望達到2300億元”。
確定六大重點發展領域
摘錄:加強文化產業園區建設,引進和培養文化創意人才,重點引進國內外知名文化企業和重大文化項目,扶持一批龍頭文化企業,培育一批重點文化產業功能區,推動文化產業跨地區、跨行業、跨部門和跨所有制發展。
解讀:“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確定了文化產業發展的六大重點領域:影視傳媒、動漫游戲、新聞出版、演藝娛樂、文化旅游以及創意設計。
據介紹,影視傳媒將以湖南廣電集團、長沙廣電集團為依托,促進互動電視、手機電視、移動電視、玩過電視等新興媒體和電視購物等新業態發展,打造影視傳媒高地;動漫游戲方面,將把長沙建成為集動漫原創、研發、制作、傳播、出版和教育培訓于一體的中國乃至世界知名的“動漫之都”;新聞出版方面,將長沙打造成為全國性出版物和版權交易中心、中南地區重要的出版物發行配送中心和印刷包裝基地;演藝娛樂方面,將培育形成若干個核心競爭力強的演藝娛樂產業集團,提升長沙演藝娛樂產業品牌價值;文化旅游方面,將重點發展湖湘文化游、瀟湘風情游、文博會展游、娛樂休閑游等;創意設計方面,將建設全國重要的設計創新基地和工業設計創新中心。
形成“一軸兩翼三城”布局
摘錄:優化文化產業布局,總體形成“一軸兩翼三城”。
解讀:據介紹,“一軸”即以銅官窯、月亮島、“兩館一廳”(博物館、圖書館、音樂廳)、橘子洲及興馬洲等為依托的濱江文化軸。“兩翼”即以工藝設計、研發服務、物聯網以及教育培訓、文化旅游、國際會展為主的大河西文化創意區,以解放西路的歌廳酒吧、田漢大劇院和琴島的演藝娛樂、定王臺書市以及太平街、化龍池等歷史文化街區為依托的主城區文化休閑區。“三城”即金鷹影視文化城、麓谷動漫游戲城、岳麓山大學城。同時,建設天心文化產業園、雨花創意產業園、星沙文化創意產業園等若干特色鮮明的文化創意產業基地和示范園區。
打得響的文化名片更多
摘錄:推進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和現代文化的創新發展,利用長沙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豐富的名人文化資源、獨有的山水文化特色、繁榮的娛樂文化市場和發達的現代文化產業,推進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有機融合,彰顯城市魅力。
解讀:“五年后的長沙,人們出門走幾步,就能看到一座博物館。群眾文化基礎更為牢固,推介長沙、探討長沙的話題將更多,城市文明也將得到顯著提高。比現在的岳麓書院威力還要大的文化名片,還要有更多!”曹凜充滿著憧憬地說。
長沙是文物資源大市,湖南省博物館、岳麓書院、劉少奇紀念館、橘子洲頭都已經成為享譽全國甚至世界的城市文化名片。長沙市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田野實地調查工作全面結束,目前正在建立數據庫。普查中共發現不可移動文物點2608處,其中新發現的達2192處,而在長沙5區中,不可移動文物點就有428處。
談到如何利用長沙豐富的文物資源時,曹凜說:“今后作為大型文化遺產景觀,又能打得響的文化品牌,長沙還有很多:炭河里商周青銅文化、漢長沙國王陵、賈誼故居、銅官窯遺址、明長沙藩王陵,此外,馬王堆漢墓遺址也大有潛質可挖。它們將成為比現在的岳麓書院威力還要大的文化名片!”
在這些“大手筆”中,漢長沙國王陵遺址公園將是重中之重,長沙將把漢長沙國王陵區塑造成具備遺產保護、生態利用、科學研究、社會教育、文化觀光等多功能于一體的文化遺產特區。“長沙是‘楚漢名城’,而漢長沙國王陵遺址公園將讓人們更加了解長沙的‘漢文化’。”
為充分發揮博物館、紀念館、文化園、名人故居和革命鼓勵的教育引導作用,長沙市的博物館體系將更加完善。“今后這個博物館體系將以長沙市博物館為龍頭,以文物專題博物館和其他行業博物館為兩翼,并大力發展民辦博物館,今年就將計劃出臺《長沙市民辦博物館管理辦法》,而100多棟歷史建筑中的名人紀念館也將成為博物館體系的一部分。”曹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