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初印刷業的走向,主要是說在21世紀的頭5年里,印刷環境會出現哪些變革。這里根據從海外獲得的情報資料,簡略地介紹如下,供參考。
一、印刷業的再構筑
近兩年來,全球印刷業掀起了一個企業合并、收購、關閉的大浪潮。在這股浪潮中,有的中小企業倒閉或被兼并。就算保存下來,也被迫減員、減少工資、減量經營。我曾問過日本最大的兩家印刷公司,如何應變這股潮流,他們的做法是,為了不造成對社會的壓力,采取減少勞動時間和減少工資的辦法來應付難關,這是全廠性的,自廠長往下一律如此。聽說法國也是這樣做的。
后來,經濟學家提倡采取企業再構筑,于是Restructuring這個詞闖進了印刷業,有不少中等企業采取這個做法擺脫了困境。其核心內容是,要適應技術革新的潮流,改造企業的結構,以便于擺脫陳舊的事業機制。具體的做法:(1)改變財務體制,如用增資取代貸款;(2)改造經營機制,如引進部門承包制;(3)廠內各部門的重新組合,即將全廠員工打亂部門編制全部集中在一起,重新調配工作,剩余人員統一安排去留,而不是各部門按比例裁員。這樣經過重新組合調整之后,據說確有成效。
二、改善經營環境
印刷業的經營環境,主要與競爭環境和勞動環境有密切的關系。印刷業的競爭環境本來就復雜多變,當競爭激烈以買方市場為主時,就必須改變以往等待訂貨的機制,轉化為面向用戶的創造訂貨的機制,主動向用戶提供從規劃到成品的全部方案,以加強企業對經營環境變化的應對能力。要通過技術能力、資源能力、生產能力等去直接影響客戶。近來國際上的共識是,企業要摸清市場需求,就必須引進IT技術,做到將數字化的信息及時傳輸,妥善管理,利用電子商務在網絡上達成交易。因此,日本的中小企業紛紛在企業中設置市場部專門捕捉市場需求信息。這是已見成效的一種舉措。
世紀伊始,企業經營的有識之士已經意識到無謂的競爭,給企業和用戶都帶來不利后果,要盡量躲開無益的競爭,將企業的戰略放到追求附加價值方面去。這是明智的決策。
另外,非常值得注意的是,用戶的訂貨動機往往是視企業的服務功能和提供功能的效率而定。為此,企業為了顯示實力,以加強設備能力來謀求提高價格,反而容易喪失競爭力。如果企業自有資本比率下降到28%時,說明投資過大,肯定受不了高利息的困擾,結果將適得其反。所以要提倡正當競爭,極力避免過度競爭帶來的負面影響。
為此,要保護好經營資源(即技術能力、資金能力、銷售能力、情報能力等),善于誘導企業全體職工來支持強化經營資源,才是企業發展之本。
三、重視勞動環境
企業的勞動環境,與留住企業的人才有著密切的聯系。對于勞動環境的五要素即勞動時間、工資、人手、投資、勞動等應妥善應對。其中最關鍵的是確保勞動時間。21世紀勞動時間肯定要縮短。工業發達國家已經打算把年平均勞動時間從2000小時逐步向1800小時過渡。據查各國的年平均勞動時間,美國為1986小時,日本為1975小時,英國為1943小時,法國為1680小時,德國為1550小時。我國年工作是日254天,每天實際勞動時間以7小時計算為1778小時。在管理不達標、生產尚未高效化的情況下,這個勞動時間只能說明效益不高。
再一點是,縮短勞動時間意味著人手愈感不足,這不等于讓高額的設備空閑下來,反而要求對高額投資的設備實行全天24小時的三班制方為上策。投入設備的折舊費應按月計算,以勞動工人工資總數的2倍提取折舊方為合算。所以在投入資本時,就要考慮設備本身對人力資源的節約。關于勞務內容,隨著需求多樣化,對待交貨期短的信息性訂貨同和要求高質量的文化性訂貨要作區別處理。
重視勞動環境的另一重點就是保證工作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在要求提高自動化和生產率的同時,創建一個舒適的環保型環境至關重要。
四、技術環境的革新
技術環境是企業經營戰略的后盾。無人化、高度自動化、節能化、優質服務都是技術環境的標志。從勞動密集型轉化為知識密集型是企業的初期目標。技術環境的優化不只需要配置高精尖的圖像處理裝置,考慮FA和OA,添設大容量存儲器,建立滿足生產需要的數字數據庫,而是最終要創建一個成熟的技術環境。
比方說,全球的印刷業中的許多企業都搞調頻加網,如果某家印刷廠沒有這項技術,那你就沒有競爭力。又如目前有些綜合印刷廠的制版部門能加網到1000線,完成高精細印刷,我國的印刷廠還只能維持在300線的水平,這樣的技術環境是無法參與競爭的。據悉,要想能做到高精細印刷或高密度印刷,整體技術環境的各個工序的管理要全面更新。沒有大量的資金投入是做不到的。
要知道,技術環境的變化會使產業之間的壁壘崩潰,從而出現產業融合。例如有機化學發達之后,纖維產業和化學產業之壁壘便消失。事實上,通信技術的進步,已使新聞業、出版業、印刷業等行業間的壁壘相應地消失。
那么,下定決心要革新技術環境的話,怎么才合算呢,應該想到投資少,能見效、又要符合社會環境需要的才有可能實現。否則徒勞無益。
五、印刷業的進化
過去我們總是談機械化、自動化,近來升級為數字化、網絡化。但不考慮現實條件允許與否,不擺脫原先的工業生產框架,要想使印刷業改變面貌是很難的。
世紀之初印刷業的走向
2012-11-25 18:20:15 作者: 來源: 評論:0 點擊:
上一篇:印刷業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下一篇:數字印刷離我們還有多遠
分享到:
收藏

評論排行
- ·2015首屆中國國際紙箱紙板人才招聘會(4294967295)
- ·勵展博覽集團倡導綠色包裝引領柔印發展(4294967295)
- ·彼岸視覺昌平印刷廠---e線黃頁(4294967295)
- ·2015中國國際保健養生食品展覽會(4294967295)
- ·瑞士歐瑞康美科公司您不可不知的裝備耐...(4294967295)
- ·揚州偉鵬機械首推水性印刷模切自動清廢...(4294967295)
- ·網站編輯求職(4294967295)
- ·能盛放無水酒精的樹脂包裝新材料(4294967295)
- ·唐山佳捷2015中國國際瓦楞展新品發布(4294967295)
- ·藍莓包裝盒包裝設計(4294967282)
- ·制作包裝品時常見的材料有哪些(4294967236)
- ·我國包裝機械正走向國際市場(16)
- ·廣東省東莞市金利源包裝制品廠(15)
- ·義烏膠帶廠_膠帶批發_封箱膠帶_透明膠帶...(14)
- ·珍珠棉片材(14)
- ·金利源庫存PE膠袋(13)
- ·售樓小姐獲500萬年終獎 印刷行業年終獎...(9)
- ·手提袋外加工(7)
- ·防偽包裝一體化促力酒企打假防偽(7)
- ·李麗麗——大專 求職財務 7年工作經驗(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