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心理學層面分析,過度包裝的背后存在著生產(chǎn)者和消費者之間是否理性的博弈。很多商品因為過度包裝而導致產(chǎn)品發(fā)生價值變異,在實用價值之外,它還被附加了交際價值,從而成為 了另一種形態(tài)—禮品。交際價值屬于符號價值的范疇,指的是禮品能夠體現(xiàn)送禮者的“心意”和“面子”的功能。最能體現(xiàn)交際價值的乃是商品的禮品具有的潛能, 即稀缺性和儀式性,而包裝,恰恰是某種候選商品之所以能履行禮品功能的一種儀式。
禮物商品的過度包裝和高檔化的實質(zhì),在于掩蓋在禮物文化后面的腐敗。很多精明的商家巧妙地利用了這種腐敗市場,強迫消費者陷入送禮者博弈的怪圈。要從根源上遏制過度包裝現(xiàn)象的存在,實現(xiàn)產(chǎn)品包裝“減肥”,根除送禮的心理痼疾,讓社會大眾進行觀念“瘦身”非常必要。
針對目前社會消費風氣中存在的虛偽和不實在的傾向,政府方面需通過法治化手段引導、規(guī)范商家和消費者的行為,需要加強對消費者綠色消費、健康消費理念 的培養(yǎng)及禮品文化風尚的宣傳教育,督促PET盒提供商家建立長久、良性的競爭機制,形成良好的社會觀念和道德觀念,以根除隱藏的腐敗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