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是在人類社會長期實踐活動中不斷形成、完善并豐富的。
18世紀的工業化以提高勞動生產率為目的形成了國際范圍內廣泛而活躍的近代標準化推進活動。
進人20世紀以來為強化科學管理、促進國際分工協作和發展高新技術,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對科學、技術與經濟領域內重復應用的問題給出解決辦法的活動,其目的在于獲得最佳秩序包括制訂、發布和實施的過程”(引自1983年7月頒布的”ISO第二號指南”)并由此在世界范圍內逐步地建立起了一個幾乎無所不包的龐大標準化體系,不同的層次結構、不同的體系結構組成。這是全人類共同的寶貴財富。
中國印刷機械標準化工作的推進,對發展我國印刷裝備工業曾經發揮過積極的作用。但面對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我們當前迫切需要以國際化的視野從全世界數以萬計的標準化文件中吸取有益于中國印刷裝備工業標準化推進、有益于提升我國四五百家印刷裝備制造企業科學管理水平、參與國際分工協作水平和發展高新技術水平的五大基礎性標準,即產品技術標準(以下簡稱“產品標準”)、制造工藝標準(以下簡稱“工藝標準”)、質量控制標準(以下簡稱“質量標準”)、檢測方法標準(以下簡稱“檢測標準”)、過程管理標準(以下簡稱“過程標準”)的精華,制訂出符合我國企業共性特點和各自企業個性特點的分層次的、分類的標準,促進我國印刷裝備制造工業整體水平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