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不足半年,百萬資金水銀泄地般流走,但企業連一個客戶都沒拉到。項目的開展不順利、資金的運轉不流暢、業務始終推廣不開、產品少人問津。創業的激情在種種問題中被漸漸消磨,創業者的萬丈豪情也一天天低落,有時“感覺自己象只流浪狗”。這幾乎是大多數創業者的共同經歷。
失敗的經歷會磨損一個人的意志,消耗一個人的精力,也會一而再、再而三地誤導一個創業者的決策力和判斷力,以至于在失敗的路上越走越遠。縱覽近年來眾多創業案例,研究者發現開局對創業者非常重要,這是確保創業者能生存下來的關鍵。
那么,創業者如何創造一個良好的開局呢?招數不會是一成不變的,但要學會注意以下六大招數,并且學會融會貫通,才可以使自己的企業迅速迎來良好開局。
招數一、創業項目以“新”制勝
強手過招,靠什么取勝?靠創意。在快速變遷的時代中,突破過去的框架,掌握新的環境,面對新的課題,迎接新的挑戰,才能贏得新的財富。
通過精巧構思推出的新招數、新想法,不僅可以使自己的創業之路展開一線生機,而且可以在短時間內見到利潤。所謂新招數、新想法,從其運作思路上看未必出奇,一旦被點撥開了,誰都可以做得到,但其根本卻是創業者具備的功力。
確定一個招數、想法是否有前景,不在于這個招數或想法的本身是否夠新奇、夠獨特,而是它的存在是否有需求。但新項目、新招數、新思路乃至新產品的出現,都需要有一個讓市場認知、了解的過程。這一過程也常常是創業者最為難過的一關。
很多時候尋找一個新的職業、一個新的經營項目、一個新的行業、一個新的產品,并不需要搜腸刮肚去想,但是一定要會去利用。此外,奇妙的創意,精巧的新思路,還需要能夠轉化成利潤。
招數二、“無中生有”開拓銷售渠道
利潤從哪里來?人人都知道是從客戶的錢包里來。任何企業的運行,都離不開客戶關系的把握。但對創業企業來說,獲取客戶是最難跨出的一步
對創業者來說,如何完美演繹“無中生有”,找到銷售渠道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無中生有的關鍵就是給自己的產品以明確定位,并從定位中尋找到渠道開拓的突破口。
你可以將無中生有的利用理解為是創新之舉,但是卻不可以簡單地認為這只是耍個小手腕就可以做到的。準確定位,尋找到市場需求的切入點才是決定成敗的關鍵。而是否有需求、需求的特點等諸多因素,必須要經過周密的市場調查得來。
絕招三、依附成長分大企業一杯羹
如果我們把企業視為生物種群,不同種類的企業與企業之間,就象生物種群之間可能存在著寄生或共生的關系。所謂企業的寄生是根據生物中的“寄生”定義推理出來的,借喻一個能依法獨立經營的公司而不獨立經營,專門從另一個獨立經營的公司獲取利益的一種“經營”方式。
相對于獨立生存能力很強的大公司來說,中小企業的孤軍作戰能力較弱,巧妙地利用“寄生”或“依附”的原理,顯得尤其重要。
大企業有通暢的產品流通渠道,有廣大的客戶群體,就像一條牢固的大船。而創業企業無論在資金、技術方面,還是在人力資源和管理經驗等方面都存在許多不足,就像海邊的漁夫。如果創業企業能找到與大企業利益結合點,與他們結成聯盟,借大船出海,也可以跟隨他們一起捕到大魚,獲得豐厚利潤。
沒有共同的利益和目標,是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共享贏利,是依附成長的前提,必須找到利益的切合點,才能跟人家去合作;另外,別人是大企業,你不找它,它可以找到千萬個你,所以小企業得學會主動跟人家套近乎。另外,“依附”絕非“歸并”,這是最重要的一點。
絕招四、做小池塘中的大魚
小企業千萬不要想著做大池塘里的小魚,一定要做小池塘里的大魚,因為一些大的企業看不上這些小池塘,不愿意跟你競爭,而這正可以成為讓你成功獲取創業“開門紅”的巨大空間。
優勢不能分享,獨享才有利潤,利潤是企業生存和發展之本。對于小企業來說,如果那些大企業說這個市場前景非常大,將來肯定不得了,那你干脆不要做了。因為一旦被大企業看中的市場,你又怎么可能血拼得了呢?惟一的生存之道就是獨辟蹊徑,開創自己的獨有市場。
獨家優勢只有獨自享用,才能在競爭中取勝,贏得比別人更多的利潤。那么怎樣才能把獨家優勢變成自己的孩子,獨自享受他的孝順呢?顯然最關鍵的是利用這種優勢,開發出自己的獨家產品,做成惟“獨”我有,把競爭對手排除在外,構建自己的獨家市場,才能惟“利”是圖。
絕招五、學會做“老二”
中國臺灣企業的經營管理的概念中,有一種叫“老二哲學”的說法,就是不做第一,不做第三,而只是緊緊跟在排名第一的后面做老二,瞄準機會再沖刺第一。或許是暫時不愿做“出頭鳥”,或許是想掛在后面搭個便車,但最終是沒有一家會甘居第二的,“老二”也只是個過渡。創業者在創業之初,要學會做“老二”。
事實上,會做“老二”并非真的是甘居人后,而是可以從做“老二”中嘗到更多的甜頭,從而使自己的創業在一開始就可以借“蹭飯”獲得利潤。
生存第一,對于小企業來說,“慢半拍”才是捷徑。比如一個投資12萬元的餐飲店,“硬件要上水平”、“服務要領先”,而且要“全方位導入企業形象設計”,這種“星級酒店水平”對它合適嗎?
對于創業企業來說,準確尋找到“火車頭”,就意味準確尋找到利潤的方向,并且可以及時搭乘上這趟列車去迎接“開門紅”的到來。
對于創業者來說,不僅是技術創新,就是品牌戰略,也要學會做“老二”,“老二”如何制定和發展自己品牌戰略并建立品牌競爭優勢,是需要綜合審視自身實力,競爭者情況以及市場變化。
絕招六、撒豆成兵小買賣做出大收成
所謂撒豆成兵,就是通過推廣體系組織的功能推展經營活動,達到接受產品的目的。這里面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是要經營好組織,也就是組建、管理好一個有特色的根據地。二是要善于發揮組織的功效。二者相輔相成。社會發展史告訴我們,人,只有組織起來,才能產生倍增效應。比如有1萬個無組織、無紀律的各行其是的人,必然是一盤散沙,毫無戰斗力。但當1萬人按一定的組織原則和秩序排列成方陣,則可以產生氣壯山河、震天撼地的偉力。我們常說團結就是力量,實際上就是講組織起來的力量。一定的組織都是一定的社會成員為了達成特定的共同目標而自覺形成的有一定秩序和功能的排列組合體。
對于小資本運作的小型企業來說,只要項目有特色、有需求,利用連鎖迅速擴張市場,獲取利潤并非難事。
研究發現,許多小企業很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即親情誤區。一說要建網點,趕忙打開自己的關系聯絡圖,找老同學、老戰友、老熟人、老朋友或三親六眷。但這種網點建得再多,也如沙上壘塔,一觸即垮。結果是產品沒有推出去,貨款也收不回來,最終友情也受到破壞,賠了夫人又折兵。所以,建立在友情基礎上的所謂網點,就如草上露、瓦上霜,太陽一出不久長。
最為關鍵的是,并非所有的企業都適合拷貝這套“撒豆成兵”的戰術,這需要躍躍欲試的小企業作出情清的商業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