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 言
“如果你年輕時有幸停留巴黎,那么你的余生無論去往哪里,巴黎永遠會與你在一起,因為它是一席流動的盛宴。”
巴黎的古典與現代之間只隔著一層朦朧的面紗,繁華都市的塵囂中沉淀著無處不在的古典細膩。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巴黎實際上是1870年之后的面貌,在巴黎人奧斯曼(Haussmann)大刀闊斧的改造下,巴爾扎克時期“街燈昏黃,馬蹄聲聲”的老巴黎,平和從古都過渡到現代都市。因此,盡管過去了近150年,巴黎仍舊能優雅地適應現代生活的需與求。
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譜寫的巴黎香頌。
有人沉溺于巴黎的過往,于是他們在凡爾賽花園追憶“太陽王”路易十四一統歐洲的光耀,在伏爾泰咖啡館內感受“啟蒙運動”的思潮暗涌,在盧浮宮的《馬拉之死》畫作前唏噓“法國大革命“的血雨腥風……
也有人為巴黎的現代風情所折服,流連忘返。蒙馬特高地見證了印象派、野獸派、立體主義和巴黎畫派等藝術風格的此消彼長;現代建筑思潮的風起云涌亦在城市的每個角落留下醒目的印記,巴黎成為當代建筑名家們展示各自理念的理想之城;蜚聲國際的鬼才設計師讓全世界記住了法式設計的浪漫與不羈,城中隨意一間店面或許就是當下流行趨勢的風向標,設計即是生活,反之亦然。
揭開古老的紗幔,巴黎最具活力的一面展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