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不用翻譯,我也可以和老外做生意!”這是印在三元里融合社區首屆英語班招生簡章上一句話!近日,三元里融合社區首屆英語班正式開課。據小編了解到,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次的融合課堂中,三元里街轄內的外來工不僅僅是學生,還是課程的發起者和負責人,他們自行設計招生簡章、自行招生、自行制定課堂紀律等。
“這是我的名片。”“請掃下我的二維碼!”“有事情可以給我發微信”……上述英語對話出現在了三元里融合社區首堂外來工英語課上。5月17日,三元里融合社區首屆英語班開課。開課前,學生代表首先與本次的授課老師、廣州市開放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容華麗進行了溝通,將其他學員需要學習的內容進行了反饋,如互遞名片、掌握訂單、詢價等。
在全班近30名學員中,陳春龍一家最為惹眼,因為他和妻子、女兒、侄媳婦成了英語班的同窗。陳春龍的女兒、今年19歲的陳柳告訴記者,是母親幫大家報的名。陳春龍的家族印刷企業從2008年開始便進入電商領域,目前企業涉外業務的比例達70%以上。
“我們較早接觸互聯網,訂單不少從意大利、韓國、菲律賓等國來。去年國外訂單至少有100萬元。”陳春龍的妻子朱小英說,因為有現實需要,自己和老公都學習得特別認真,上完課回到家,一家人還會一起練習一下。
“以前都是請翻譯,我希望能夠和國外客戶有更深入的交流。”陳柳為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多學一點跟印刷制造有關的專業詞匯,下次就能跟老外解釋印務流程,“體現我們專業性,讓客戶更加信賴我們。”陳柳笑言。
特別的英語課不僅僅是免費
三元里融合學堂校長吳治平說,本屆英語班全部免費,于每周二、周四晚7點到9點開課,內容主要包括基礎知識學習和口語模擬練習兩大模塊。每一屆英語班持續3個月,每個月開課16堂,一屆下來共48堂。
學員都是誰? 清一色“印刷工”
葉菊梅今年40多歲,是一家印刷店的老板,她負責本屆英語課的招生工作。記者了解到,本屆英語課學員全部來自居住在三元里松柏崗社區的印刷行業外來工,有商戶老板,也有業務員,他們大多數來自湖北洪湖螺山鎮。“僅上了一堂課,不少人就感到很實用,想再給家里人報名,但為了保證質量,只能等下一屆了。”葉菊梅說,目前,報名學員小者19歲,長者40多歲。其中,不少報名者是整個家族數口人來報名。“在三元里的洪湖印刷工,都是家族式聚居。現在,大家也一塊來學英語,我們家族也有3個人報名。”葉菊梅說。
上課都學啥? 學了潮詞“3D打印”
這個特別英語班都學些什么?“我們做印刷生意需要什么,老師就教什么!”葉菊梅告訴記者,所學英語主要有兩部分:一是印刷生意中與客戶溝通的一般性對話。如,見面口語、互換卡片、價格談判等。二是印刷行業的專業英語。例如,紙張厚度、規格,印刷顏色,印刷工藝(金箔印刷、過膠印刷、光面、啞面等),產品類別(高檔禮品盒、包裝盒、畫冊、標簽、無紡布等)。
在第一次課上,容華麗就給出了3D打印(3D printing)這樣風頭正盛的產業名詞。她解釋,第一輪教學主要以印刷從業者為主,由于部分學員有一些英語基礎且有著較強的目標性,因此她所教授的英語詞匯便與印刷行業有關。
英語課堂全程
由外來工組織“不用翻譯,我也可以和老外做生意!”這既是印在三元里融合社區首屆英語班招生簡章上的一句話,也是此輪融合課堂成立的最初動機。吳治平表示,未來將根據外來工的需要,將英語課堂教育拓展至皮具行業、化妝品行業。
三元里融合學堂校長吳治平表示,最初有外來工找到她說想學外語,然而,由于擔心學習者熱情不高、人數不夠,她就把招生的任務交給了外來工自己,“我告訴他們,只要招生人數超過20人就開課,沒想到最后參加的人數接近30人。”
葉菊梅告訴記者,通過以往的寫作班訓練、親子課堂等課堂訓練,他們對一輪課程教學的準備工作熟記在心:從印刷、張貼招生簡章,確定學生人數,再到制定課程內容、課程時間、課堂規范,本次的英語班可是一件也沒落下。“來這里學習的人不能缺課,不能遲到早退,要守課堂紀律,嚴格依照課堂紀律來執行。”
國外訂單漸多 英語課真“解渴”
1995年,湖北省洪湖市螺山鎮人楊氏兩兄弟首先來到三元里,開始做起了印刷業。不到兩年,發現市場龐大的兩兄弟,帶了同村人過來“撈金”,大家都落腳在三元里松柏崗社區,共同成為印刷業大軍的先頭部隊。如今,在三元里,來自湖北洪湖市的外來工激增至10000余人,這相當于將三分之一的螺山鎮人整體遷至三元里,形成了“成村成屯”的聚居狀態。近年來,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展,不少印刷店把工廠搬到了海珠區工業大道一帶,但是,門店和住處還是在三元里松柏崗社區,這里已是螺山鎮人的第二故鄉。
此外,洪湖螺山鎮印刷人的生意也有了進一步發展。“有不少印刷店做到了千萬元資產的級別。另外,不少印刷店都瞄準了外國訂單,可以說,現在80%的印刷店都在做外國訂單,都有或多或少的外國客戶。”葉菊梅說,過去不懂英語,特別是不懂印刷行當專業英語,自己的印刷店錯失了不少生意。
“有的外國客戶第一次來談生意會帶翻譯,但是有些擔心翻譯從中拿回扣就不帶。語言完全不通,雞同鴨講,全靠比劃。談價錢,就拿著一個計算器,按下阿拉伯數字,談設計款式,就只能靠手勢。”葉菊梅說,英語課堂很“解渴”,這一堂課學了幾個單詞,回去就立馬能用得上,感受到切實的好處。(來源:廣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