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2015年是中國經濟運行相對最困難的一年,但也是“走出困局”的關鍵一年。中國經濟正“逼近最壞,靠近光明”。而CPP行業,也在不斷調整中繼續前行,隨著下游需求的不斷提升,CPP產業也面臨著換代升級。部分老舊生產線已不能適應行業發展,隨著部分老線陸續淘汰外,部分新增生產線也在繼續跟進中。沒有不好的行業,只有不好的企業,在CPP行業里面尤其顯著,高端穩定高附加值的產品仍處在供應鏈的上端,而低端低附加值的產品則如履浮冰,高低端反差極為明顯。
一、CPP生產線簡析
1、2015年度整體生產線狀況分析
據中國塑膜網不完全統計,截止2015年12月,我國CPP總產能為1077800噸,實際產能706000噸。與上年度同比,產能↑20.99%,實際產能↑0.89%,擱置產能↑101.1%。詳見下表。
產品名稱 |
CPP生產線 |
||
2014年 |
產能 |
實際產能 |
擱置產能 |
1003300 |
648500 |
354800 |
|
2015年 |
產能 |
實際產量 |
擱置產能 |
1077800 |
706000 |
371800 |
|
年度同比 |
↑7.43% |
↑8.87% |
↑4.8% |
2、2015-2016年新增生產線匯總(不完全統計)
新增公司名稱 |
生產線情況 |
生產薄膜情況 |
備注 |
河南雙匯 |
1條3.5米 |
蒸煮膜 |
2015年投產 |
寧波瑞成 |
1條5.3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5年投產 |
無錫振飛 |
1條3.5米 |
鍍鋁基材等 |
2015年投產 |
廣東東興包裝 |
1條4.25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5年投產 |
福建炎英 |
1條5.3米 |
復合膜、紙巾膜 |
2016年投產 |
天津華瑞 |
1條3.5米 |
特種薄膜 |
2015年投產 |
黃山永新 |
1條3.3米 |
高端薄膜 |
2015年投產 |
東光楚天 |
1條4.25米 |
復合膜 |
2015年投產 |
湖北慧獅 |
1條3.3米 |
光學保護特種膜 |
2015年投產 |
徐州華強 |
1條3.5米 |
蒸煮膜 |
2015年投產 |
高明海能 |
1條3.5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5年投產 |
廣東銘豐 |
1條4.8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產 |
汕頭東麗 |
1條4.5米 |
復合膜、鍍鋁基材等 |
2016年投產 |
昆山博益鑫成 |
1條3.3米 |
光學保護特種膜 |
2016年投產 |
海寧恒大 |
1條3.2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產 |
徐州萬興 |
1條3.7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產 |
沈陽東海 |
1條3.5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產 |
武漢雙馬 |
1條4.8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產 |
天津華恒 |
1條4.8米 |
復合膜、紙巾膜等 |
2016年投產 |
福州航升 |
1條4.8米 |
復合膜、蒸煮膜等 |
2016年投產 |
2015年全年共投產生產線11條,新增產能74500噸,平均單線生產能力已經達到6800噸,隨著技術的不斷更新換代,4.5米、4.8米以及5.3米、5.5米生產線逐步成為新線的主流。部分高端膜及功能性薄膜暫不能達到大批量生產,仍以3.3米生產線為主。比如黃山永新以及湖北慧獅2015年度新增的W&H以及萊芬豪舍的生產線。
從區域性分析:發達地區仍然是新增產能的主要區域,比如廣東、江蘇地區,整體市場需求尚可,客戶集約化程度較高,對薄膜的品質也有更高要求。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北方的流延膜市場也有了明顯起色,無論是CPP薄膜還是CPE薄膜,新線增加速度大于以往年份。
企業性質分析:2015年新線投放仍主要是老廠新投模式,比如湖北慧獅及黃山永新,主要是為了擴大企業的薄膜品類及應用范圍,尋找新的業務方向。也有自身產能擴大情況,比如河南雙匯、高明海能等。
生產線品牌分析:目前廣東仕成生產線仍占據國內流延膜的大壁江山,另外南通三信、博瑞擠出等也有新線出售,同時,廣東精明流延膜市場重新拓展中。高端方向仍以進口薄膜為主,尤其以W&H、萊芬豪舍為主。
二、 國內CPP膜廠狀況
序號 |
公司名稱 |
生產線 |
產能(噸) |
1 |
湖北慧獅塑業有限公司 |
8 |
34000 |
2 |
汕頭市江虹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5 |
33000 |
3 |
浙江遠大塑膠有限公司 |
5 |
31500 |
4 |
浙江大東南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4 |
29000 |
5 |
黃山永新股份有限公司 |
4 |
23000 |
6 |
汕頭市德福包裝材料公司 |
3 |
22000 |
7 |
寧國雙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5 |
20000 |
8 |
汕頭市東麗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3 |
19000 |
9 |
津澤塑料實業(天津)有限公司 |
2 |
17000 |
10 |
廣東東盛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2 |
16000 |
11 |
廣東普寧市威孚包裝材料有限公司 |
2 |
16000 |
(以注冊公司名稱統計)
隨著雙拉薄膜的集中上線過后,近兩年的流延膜市場逐步呈現上線小高峰。一方面是由于下游對上游原材料的需求度增加,主要表現在中高端產品方面;另一方面主要是產品配套影響,隨著雙拉生產線的提升,勢必對吹膜和流延膜有一定的帶動作用。從上圖可以看出,目前處于CPP行業前十大的膜廠,多以新膜廠為主導。初期的上海紫藤、江蘇中達、中山中升、佛塑集團等,多已離開CPP市場,除大東南、寧國雙津、普寧威孚、津澤塑料以外,多為新型膜廠逐步上位,為膜市帶來新的血液活力。從區域上來看,前十大膜廠中,廣東膜廠占據半壁江山,廣東地區絕對是CPP薄膜的主導。
塑膜網官方數據:
塑膜網官方數據:截止2015年底,全國產能107.78萬噸。2015年度整體開工率維持在60-70%左右,全年產量在70.6萬噸左右。據不完全統計,國內CPP生產線在330-350條左右,部分二手線有轉賣及擱置狀況。(來源:中國塑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