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塑料凹版印刷常會出現許多的質量故障,其中產生刀線就是最為常見的故障之一。刀線的產生使產品報廢,易造成經濟損失。作為從事軟包裝的印刷企業,需對其產生原因加以分析總結,并找到相應的方法!
原因一:刀線的產生與油墨粘度有著直接的關系
實際生產中,油墨的粘度越高,印刷中越容易產生刀線,這類刀線在印品上大致呈現兩種形式。
1、第一種刀線呈微細的流絲狀,一般不會拖太長,而是間斷性地出現在印品上,微細流絲狀刀線的起始點處一般都比未端粗大一些,在實際生產中若不仔細觀察,這種微細的流絲狀刀線很容易被忽略。這種流絲狀的刀線往往是造成質量事故的根本原因,必須引起重視。
解決方案:
解決這種流絲狀刀線的方法有好幾種,這也是印刷員工常用的方法,但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
①將一把寬125px、長375px、厚140μm的軟刀片研磨得非常光滑,在出現刀線處輕挑一下,正常情況下,這種微小的流絲狀刀線會得到改善的。這種操作一般在機器運轉情況下完成,這就要求必須熟悉操作工來完成。
②最根本的解決方法則是向油墨中加入適量的相適應的溶劑,以降低油墨的粘度,油墨粘度降低后,細小的流絲狀刀線一般都會消除。這是因為,熔劑加入后油墨粘度降低,流動度相應提高的原故,所以細小的流絲狀,刀線與油墨的流動性變差也一定的關系,敬請注意。
2、第二種刀線以印刷圖案為起始點,但刀線集中,而且比較粗糙,并且很有規律地出現在印品的同一位置,往往還要延續到下一色,這種刀線容易被發現。
出現這種刀線的原因是油墨粘度太高,印版上網點轉移不良,油墨內助劑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遭到破壞,特別是當溫度過高時,油墨表面會形成一層薄薄的干固層,時間長了印版與刮墨刀之間積累的墨層就會將刮墨刀頂起,從而產生這種刀線謀。
解決方法:
首先調整刮墨刀角度,一般情況下,刮墨刀與印版之間的角度為60°,但有些時候可將刮刀與印版的角度增大到65°左右,這樣刮墨刀的壓力也相應增大了。同時向粘度高的油墨中加入適量的相應的添加劑或溶劑,以降低油墨的粘度,增加油墨的流動性。加溶劑時應隨溶劑的走向對油墨進行攪拌。
另外一種解決方法則是在油墨槽中放入攪拌輥,隨著版筒的旋轉攪拌輥也相應的旋轉。有防止油墨表面結層,也是降低刀線產生的一種方法。
以上兩個解決方法相互配合使用,在無特殊情況下的時候,上述集中的粗細不一的刀線將會得到有效遏制,必須說明一點刮墨刀的角度不宜增加太大,以防損傷牌滾筒。
原因二:油墨顆粒的粗細程度與刀線的產生密切相關
油墨越細,印品質量越好,產生刀線的幾率也就相應降低。對油墨的粒度粗細有嚴格的要求,通常要求油墨細度為15mm,油墨細度達不到要求,粗糙的顆粒將把刮刀頂起,從而產生刀線,同時太粗糙的油墨顆粒對刮刀、印版的損傷都很大,油墨的粗細應適中,太細也不好。
經過對此類刀線的長期觀察,發現油墨顆粒粗糙導致的刀線在印品上的走向也不盡相同,主要表面為三種形式。
1、第一種刀線的印品上出現不規則的粗細不一的刀線,這種刀線從印刷圖案部分一直延伸到無圖案處。刀線較長,而且隨著刮墨刀的左右擺動,刀線也隨著移動,有時是一條、兩條,有時是很多條。解決辦法則是對刮墨刀的位置時行上下調節,同時應觀察印品有無色彩深淺走樣現象。
2、第二種刀線的走向很規則,出現在同一個印版上的印刷圖案部分,而且是在相同的位置,隨著刮墨刀的左右擺動,基本無大的變動,這是因為油墨中的粗顆粒頂起了刮刀,刮刀的左右擺動根本無法將它帶動,若出現在中間色,則下一色油墨將對這些刀線加線填充,即在刀線處出現下一色的油墨。
3、第三種刀線容易出現在最后一道色上,在塑料薄膜里印時通常出現在白版上,這樣的一條或者兩條刀線將貫穿整個印品,從印品的正面觀察,若刀線不粗糙,不容易發覺,從印品的背面觀察則可以發現刀線貫穿始終形成的“痕”,這種“痕”在復合時會顯現無疑,特別是在復合鍍膜!
解決方法:
無論是以上那種刀線,解決辦法均為停止印刷,過濾油墨,通常是將第一、第二道色所用的油墨過濾后才上機進行印刷,過濾網選擇140目金屬篩網,經過長期實踐,已初見成效,值得同行學習及借鑒。
原因三:刀線的產生與版滾表面的光潔度及鍍層質量有不可分割的聯系
印版分為手工雕刻和電雕版兩面三刀種,手工雕刻凹版版面不光滑,易出現刀線,電雕凹版表面光滑,產生刀線的機率就比手工雕刻凹版低得多。
在用手工雕刻凹版進行印刷時,第一次上機前都用1000#耐水砂紙進行打磨版面,具體做法是:將印刷速度開快些,空機運轉,打磨時砂紙來回移動,但不可用力過大,否則將損壞網穴。打磨后用軟布將滾筒擦干將再上機印刷,刀線現象就減輕了許多。需要注意的有:這項工作需要由有經驗的人員擔任。
原因四:鍍層硬度也與刀線的產生有關
鍍層硬度不夠,在刮刀的作用下容易損傷,也將產生刀線,這種刀線時有時無,又稱謂“隱刀線”常常出現在無印刷圖案,這種刀線只有在熒光燈的反面照射下才容易發現。
針對這種刀線,有兩種解決辦法:
其一是在出現這種情況后,用1000#耐水砂紙對鍍層輕輕研磨,一般會有所好轉,不過往往印刷一段時間后,又得出現。因此最好是進行退鍍處理,更為嚴重時則需要重新制版;其二是調節刮墨刀,增大刮刀壓力,同時向版面吹風,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原因五:刀線的產生與刮墨刀的質量及安裝有很大關系
刮墨刀研磨得好壞與刀線有很大關系。研磨得恰當,不易產生刀線,否則就容易產生刀線。研磨時,通常選用油石研磨,再用1000#耐水砂紙加6#機油打磨光滑,刀的背面灰磨成25°斜口,如果刮刀產生嚴重缺口,則應更換新刀片,同時也應注意刀片如果是進口軟單性的,就不易產生刀線,如果是國產刀片,則容易產生刀線。
刀片須具備一定的彈性,硬面無彈性是產生刀線的主因。還有其它原因如,刮不干凈印版上多余的油墨,而發生霧狀影響質量等。一般銅的硬度在200HV-300HV之間,鉻的硬度在800HV-900HV之間,刮刀硬度應選450HV-(900+300)/2之間,這樣既不傷印版,又不留刀痕,同時也降低了產生刀線的幾率。
刮墨刀的刀尖應選擇有圓弧形刀尖,這樣可以保護印版。因為版為圓形,刮刀為圓弧形,不破壞印版,又容易將油墨刮凈。保持印刷時無圖案處的干凈而不滯油墨,如果刀尖為平的,由于平的很鋒利既傷印版又影響印刷,刮墨不凈產生刀線。
安裝時刮刀應與刮刀下的平版架里的小平板之間保護0.5mm-1.2mm之間,刮刀安得太突出,刮刀容易變形,呈波浪形狀,影響刮墨效果,從而造成質量事故,如果安裝太短,油墨極易刮盡,但是版上的刀痕會很多,而且只要刀一松再印出的圖案變濃或者說變淡,無法反復使用。
另外,如果鐵錘的重量太重,刮刀壓力太大都將產生刀線,解決辦法則是減輕鐵錘的重量,同時向版面適當的吹風,也將有效的降低其刀線的產生。
原因六:刀線的產生與環境的好環有很大關系
如果操作環境有灰塵,法埃進入油墨中就會導致產生刀線。車間應首先將印刷機組進行隔離,減少人員的流動,房內裝有空調設施及除塵設備,上班時,將第一道色序及第二道色的油墨過濾后再上機印刷。上班除塵,下班時有專門衛生人員打掃衛生,環境一定要保持好。(來源:永強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