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的工廠被他搞得倒閉,
可他依然毫不在意……
一年半后他道出了其中的玄機。
原來這個商業奇才開印刷廠的邏輯是:先倒閉再崛起
那一年,他想盤下一個即將破產轉讓的印刷廠,但是,家里并不富裕,
可他就是想要自己創業,他東拼西湊,終于把印刷廠盤了下來。
然后,全家總動員,跑訂單、發傳單,起早貪黑,
可是生意卻不見起色。
說實在的,他的印刷廠實在太簡陋了,80多平方米的廠房里,只有一臺小型印刷機、一臺簡易切紙機,以及一臺照相制版機,只能印刷黑白宣傳單和手冊資料,制約了生意的發展。
父親見生意太差,整天抱怨不該盤下這個廠子。
在這緊要關頭,他卻開始不務正業起來,全家人每天低三下四地找生意,他卻整天和別的印刷廠套近乎。
幾個月下來,他沒有為自己的印刷廠接下一個訂單,卻為別的印刷廠簽下兩個大單,父親罵他是敗家子,干脆將他趕出家門。父親的訓斥,并沒有使他改變,他依然每天和一些大的印刷廠拉關系,免費為人家跑業務,從早忙到晚。
半年后,家里的印刷廠實在維持不下去了,只好關門倒閉,可他似乎不太在意。
一年后,在他的努力下,印刷廠重新開張。
這一回,印刷廠的生意來了個大逆轉,家人再也不用像剛開始那樣,低三下四地求人,訂單多得做不完。又過了半年,小小的印刷廠引進新設備,經營得越來越好,生意規模越做越大。
生意怎么突然間好起來了呢?一系列的變化,讓家人摸不著頭腦。
一天晚上,在全家一起聚餐時,他終于道出了其中的玄機。
他說,我是這樣考慮的:
我們從一張白紙起步,首先要積累人氣。
其次,我們的印刷廠只能印一些小廣告,就算有大訂單,我們也做不了,不如把我跑下來做不了的大單子送給大印刷廠,搞好關系。
最后,我們沒有人懂印刷廠的管理運營,和他們在一起,我可以免費學習管理。
所以,我決定要用一年的時間,和大印刷廠聯系。工夫沒白費,這一年來,我和28家大印刷廠建立了朋友關系。人家畢竟是大廠子,生意很多,因為我和他們的良好關系,一些簡單的業務,他們嫌利潤少不愿做的,就給我了。有些大單他們做不完,就把一些附帶的小單子給我,我們的生意就漸漸好了。
再加上這一年,我完全掌握了印刷廠的運營規律,學會了管理,所以我們成功了。
這個商業奇才叫海格.漢森,后來他進入世界第二大印刷機制造商德國高寶公司,并成為總裁兼CEO,開創了自己的商業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