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6日,由中國印刷及設備器材工業協會舉辦的“2017趨勢談”活動在中國職工之家盛大舉行。本次活動邀請到了24位企業代表、行業專家,圍繞八大板塊議題,對2017年印刷行業的發展趨勢發表了各自的思考與觀點。
近年來,勞動力成本高企、能源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環保要求提高、價格戰持續升溫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書刊印刷企業。在取消書刊定點印刷制度后,書刊印企的經營更是一度陷入困境。未來之路往哪里走?
江蘇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在健
·印刷行業的發展趨勢
當今社會,網絡化、數字化快速發展,印刷行業面臨諸多困難。
1、產能過剩,無序競爭,價格上漲;
2、人力成本無法控制;
3、綠色化、數字化建設給企業的經營雪上加霜。
基于上述問題的存在,印刷行業的未來發展將會呈現四大趨勢:
1.精致包裝;
2.個性化和創意的引入,使產品更加豐富多彩;
3.包括3D打印在內的特種印刷將行業帶入到新的領域;
4.互聯網、大數據的融合,將會打造全新的印刷產業。
·書刊印刷的轉型升級
書刊印刷企業的發展方向是什么,未來如何轉型升級?針對這個問題,總結為四個經濟:規模經濟、工藝經濟、智慧經濟、互聯網經濟。
規模經濟,即書刊印刷行業會通過兼并重組、資本優化等手段出現大型航母;
工藝經濟,即印刷行業里會融合創意設計和工藝技術,從而使企業生產出更加精益的圖書,服務于客戶;
智慧經濟,即通過智慧生產和全自動化流程,最后實現精準管理、精準生產和精準營銷;
互聯網經濟,即通過大數據和互聯網的融合,打造新的模式,實現爆發式增長。
·互聯網對于企業的沖擊
面對互聯網的沖擊,書刊印刷企業并沒有完全覺醒。其實,書刊印刷企業最有條件介入互聯網領域,因為其有幾個特點是純粹的IT企業所不具備的:
第一,書刊印刷企業具有基本的規模,不是憑空從零開始;
第二,有豐富的產品加工經驗;
第三,有綜合加工能力,能加工各種產品;
第四,大部分書刊印刷企業都是當地的大型企業,在當地有很大的影響力。
鳳凰新華印務有限公司早已開始布局數字化戰略,整合以前孤立的單元,印刷、加工、設計、排版等等,形成一個體系,不同產業鏈依托鳳凰集團傳媒的優勢,對上聚集出版社的圖書資源,對下聯盟產業的生產能力,形成資源共享、業務共建、模式共推。
圖書是人類知識和文明傳播、傳承的載體,書刊印刷企業承載這個光榮的使命。相信只要抓住眼前的技術變革手段,一定會實現企業的再次騰飛。張總最后用一句話形容目前書刊企業的現狀和未來——“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北京華聯印刷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朱敏
未來,書刊印刷企業可以在產品和服務兩個領域精耕細作。但要注意到兩點:
首先,書刊印刷企業需要明白,來料加工并不是真正的產品,真正的產品應該是數字化的產品,包括文化創意或者3D打印等;
其次,印刷行業并不是簡單的加工行業,而是應該將很多服務融入其中。
2016年,華聯印刷業績顯著,在出版社客戶的評價中,周期、服務、質量、融合等都排在前列。可以說華聯印刷是一家具有一定規模的大型企業,但是在這一輪互聯網、經濟形勢的沖擊下,華聯也在思變,在尋求新的突破,而不是盲目的追求銷售業績。
在產能過剩的大環境下,華聯印刷需要做好減法與加法,減掉不能對公司帶來價值的客戶和員工,增加優質客戶和綜合型、跨界人才。這一做法使得公司在包括毛利率在內的各個方面都有比較大的提升。公司也有更多的精力和能力為更優質的客戶提供服務。在做減法的過程中,華聯印刷與客戶共同成長,這也為公司創造了更多的價值。
未來,華聯印刷將會連接產業鏈的上下游,布局文化創意產品。我們相信,有這樣的產品或者核心內容,對企業未來發展幫助很大。
上海數字印刷行業協會秘書長、專家潘曉東
今天的發言可以歸納為四個一,即一個判斷、一個觀點、一個趨勢和一個建議。
一個判斷:書刊印刷企業有著輝煌的歷史。近幾年盡管互聯網發展帶來書刊印刷業的下滑,但任何時候都少不了書刊印刷。如此可見,書刊印刷還是會有輝煌的明天。
一個觀點:2017年的書刊印刷行業,整體而言可能是2016年現狀的延續,很難說有新的變化。2004年—2014年,我國圖書庫存數量增長近25億冊,而總印數增長18億冊,按此速度,總有一天全國生產的圖書將被庫存所淹沒。這可能將是出版業的現狀,而這一現狀和整個印刷行業唇齒相依。目前,為了去庫存,很多書刊印刷企業已經將按需數字印刷作為其未來的發展方向,但到目前為止,按需數字印刷尚不能實現盈利,而企業的生存卻是以盈利為目的的。
一個趨勢:轉型升級會成為書刊印刷企業2017年的重要趨勢。無論是鳳凰新華印務、華聯印刷,還是走向合資、民營化道路的中科印刷都是書刊印刷企業學習的榜樣,在改革中,書刊印刷企業應該邁出更大的步伐,走向更加燦爛的明天。
一個建議:在引進數字技術的過程中,企業應該更加重視數字軟件的使用。軟件能夠幫助企業提高管理水平、提升生產效率,使企業與客戶之間的溝通更加融洽。數字軟件的應用,也會使企業的短期投資獲得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