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員工老板三頭六臂?省小錢,丟大錢?軟包裝廠總有一些看起來正常無疑,仔細分析又無比怪異的運行模式。業內高級工程師整理出軟包裝行業十大怪象,軟包廠有則改之,也希望無則加勉。
一怪:固步自封,不相互學習。
二怪:無所不能,什么都想做什么都敢做。
三怪:員工老板三頭六臂,一人可當萬人用。
從技術的角度講“需要專攻技術的員工能應對各方面的困難,有違現實”。
四怪:企業發展面臨人才問題,都信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員工跟不上企業發展,各老板用人只用不養,寧竭衰不培養。
企業要發展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才問題,人才跟不上企業的發展,員工跟不上老板的步伐。
員工更多的是江郎才盡,惑不得法,這需要企業積極地為員工營造學習環境,給他制造學習深造的機會,來更好地工作,學習儒家思想,來更好地處理工作、同事和家庭的關系。
五怪:省小錢,丟大錢。
例1:用廉價劣質刮墨刀,也不愿意用優質的刮墨刀。
這里主講刮墨刀的品質、刀線非企業帶來的大損失。
例2:油墨過濾篩網,不用篩子用網布。
這里講在印刷過程中,油墨因固含量而導致結晶。因空氣氧化作用,會脫溶劑而干固,因空氣流動而結皮,因環境和靜電而吸收灰塵導致油墨臟污需要經常過濾,一只濾篩300元,而企業需要省這300元?
一個故事,看你會不會算賬。一人到商店買衣服,衣服成本28元,買的人說:“30塊賣不?”賣的人說:“賣給你”于是買主拿出100給賣方找,賣方沒零錢,到隔壁店里換,找回七十元,買衣服的走了,過了一會兒,隔壁店送回那張100,說是假錢,請問各位,賣衣服的賠了多少錢?
再比如顏色對比箱,很多企業配色時,完全憑配色師的感覺,來決定顏色的差別,有時因環境影響,導致經常有巨大色差,而不被發現。經常出現質量投訴事故,其實非常簡單,就是因為沒有標準光源箱作對比造成的,一個好的標準光源箱不過萬余元。但凡造成的質量事故,動輒數萬。
六怪:不用量具憑感覺。
細講,各檢測儀器的輔助重要性。如:油墨粘度杯,熱風儀,拉力機,氣象色譜儀等等。
七怪:墻上的文件多,能用的又較少,空口號多,措施少,員工流動多,真正掌握技術少,知其然多,知其所以然少,看表面現象多,看本質的少。
細講:員工對技術的理解和熟悉程度。
八怪:要馬跑得快,又要馬少吃草。
例:要溶劑不殘留,印刷速度又要快,違背事物的規律。
九怪:各制造設備的企業根本不告訴你怎么去使用這臺設備。
如怎么調節風量,張力的概念,怎么使用刮墨刀,往往是錯把刮刀當抹刀。
十怪:安全隱患不細管。
這里主講靜電對生產、對員工的危害;消防知識的匱乏。如:我們軟包企業的防火報警標牌上要注明消防隊要用泡沫滅火器滅。(本文來源:包裝園地軟包裝;資料由向明強高級工程師編寫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