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與夫人聊及古法造紙,進而擴展為:應該怎樣去傳播印刷技藝?如何向更多的人傳遞印刷美學的問題?正是這次閑聊,讓我對印刷這個行當有了重新認識,故記錄此文,與小伙伴和客戶朋友共勉。
公司招募新員工面試時,
我總會強調說明:
我們服務一個小行業:印刷。
朋友問我是做什么的時候,
我總是閃爍其詞。
一直以來,
我覺得印刷業是個,
卑微、羸弱,不被大眾所認知的行當。
感覺低人一等,無從談起。
這讓我深感痛苦,
我是如此的不為我所服務的行業而
深感自豪。
難言,故而需要尋根問底。
印刷最早源于印章,進而發展成雕版,
雕版活躍于唐朝,至宋朝發展出活字印刷。
元朝蒙古西征時,傳播至歐洲。
印刷技術最早服務于宗教事業,
后在教育、科學、文明傳播中居功至偉。
印刷業是個歷經2000多年,
仍然存立于世的行當!
古法造紙這樣的古老技藝,
仍然像活化石一樣散落在民間,
仍在生生不息的生產制造。
互聯網行業不過50多年。
機器大工業不過200多年。
銀行業也就300多年。
印刷業是有歷史的!
手工作坊時代,
德國人古登堡發明整套鉛合金活字印刷術。
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
蒸汽機大量應用,
德國人塞尼菲爾德發明平板印刷術。
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第二次工業革命時期,
電力技術廣泛應用,
美國人威廉姆·布洛克發明輪轉印刷機。
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第三次科技革命時期,
計算機網絡信息技術深入應用,
數字化技術改造了印刷的各個環節。
降低了成本,提升了效率。
第四次革命已經開始,
互聯網產業化、工業智能、
新材料、新能源將蓬勃發展,
印刷業在材料、工藝、
個性化、業務流程方面已然開始變革。
仍然要降低成本,提升效率。
且需要滿足個性,服務創意。
每一次社會的進步,
印刷業從來都是緊跟變革浪潮的。
原來,
我們所為之努力的印刷業,
既有長遠歷史積淀,也能緊跟時代發展。
而且,
沒有印刷的世界,文明難以傳播,
沒有印刷的世界,商業難以繁榮,
沒有印刷的世界,個性難以顯露。
本杰明·富蘭克林,
是美國的政治家、物理學家、發明家,
也是出版商,印刷商,記者、作家、慈善家。
100美元的紙幣上有他的畫像。
他,
從蒼天那里取得了雷電(發明了避雷針);
從暴君那里取得了民權(領導獨立戰爭)。
他,
起草了美國《獨立宣言》。
他的紀念碑文是這樣的:
第二行的意思是:
本杰明·富蘭克林,一個印刷工。
一個如此偉大之人,
更愿意把自己看成是一個印刷工,
是因為他對印刷業飽含著情感。
他12歲開始在印刷廠做學徒,
當學徒9年后建立了自己的印刷廠。
印刷工作開啟了他的人生成長輝煌之旅,
最終載入史冊。
少有幾個行業能夠像印刷業一樣,
產品和服務無處不在。
人人都是印刷的消費者,
只不過是直接買單還是間接買單的區別。
印特團隊和諸位印刷業經營者一樣,
我們從事的印刷業是一份:
古老而偉大且持續生機勃發的行當。
謹以此文與我的小伙伴、包裝e線的朋友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