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中午,驕陽似火。東經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蔣孟有戴著員工卡,帶記者去生產車間參觀,路上,他領著我們轉了個小彎,說,“這里要走斑馬線。”這讓我們大感新奇,廠區內還要走斑馬線?蔣孟有解釋,他們廠里有運輸車輛來往,所以在廠區設置了標準的斑馬線。
都說細節決定成敗,在蔣孟有看來,企業的精細化管理尤為重要。從“集中制板,分散制箱”戰略的實施到“整體包裝解決方案”理念的提出,從城際物流配送網絡的實現到工業化信息平臺的建設,十幾年來,蔣孟有從細節處入手,在小小的包裝領域闖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然而這一路走來,卻并非坦途。
15年間兩度轉型謀發展
一直以來,包裝都是以產品附屬品的形式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很少有人會真正關注它。而東經公司董事長蔣孟有卻試圖改變人們的這種想法。
成立于1994年的東經公司如今已是溫州最大的紙包裝生產企業。早在15年前,“東經”只不過是溫州地區1000多家紙箱小作坊中的一員,沿用的也是最為傳統的生產模式:購入原紙——制成紙板——制成紙箱——出售給客戶。
2000年初,隨著紙箱行業競爭的日漸白熱化,蔣孟有提出走差異化發展之路,于是,“集中制板,分散制箱”的理念應運而生。蔣孟有斥資購入了五層瓦楞紙板生產線,聯合周圍大大小小的紙箱廠,將原紙采購、紙板制作這兩道工序交給“東經”打理,完成后再分發給他們做成箱子賣給客戶。
蔣孟有的這項舉措,改變了溫州紙箱行業的生產格局,“東經”的發展也因此步入了快車道,紙箱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開始建立。
“對于包裝,很多人的觀念還停留在方便、安全和可識別上,認為包裝是技術含量低的行業,事實并非如此。”蔣孟有以一款溫州出口歐美的按摩椅包裝為例,“以往這款按摩椅用的是木箱包裝,四周墊上白色泡沫達到減震效果。盡管如此,運輸過程中還時常遭遇麻煩,比如搬運不當導致的破損,白色泡沫帶來環境污染等。”
蔣孟有和他的設計團隊將此款按摩椅的包裝進行了改良:用紙包裝替代了原來的木包裝,內部則根據按摩椅的形狀設計了數條由紙板折疊成的方管,來達到固定和減震的作用。
以上這一整套方案,便是蔣孟有提出的“整體包裝解決方案”,是其近年來在企業轉型升級方面的又一次有力探索。整體包裝解決方案指的是以顧問式銷售為引導、以專業化研發設計為核心、以整合行業資源供應鏈管理能力為保障,從品牌策劃、包裝管理咨詢、包裝研發設計、包裝物供應、包裝作業流程優化、VMI服務、物流配送、包裝循環利用等各個方面,將客戶包裝全過程整合起來,為其制定的系統化包裝解決方案,其目的就是幫客戶降低綜合成本、增加價值。
蔣孟有給記者講述了一段他的親身經歷:“溫州本地一家上規模的電氣企業,原有不同規格的外箱包裝300多種,經過我們的設計,包裝規格減到了84種,其中52種的空間利用率是百分之百。僅包裝這一項,一年就為他們省下300多萬元。”
在蔣孟有的眼里,“整體包裝解決方案”理念的提出,便是“東經”從包裝制造企業向包裝服務企業的轉型升級。“我們有先進的研發設備,有專業的設計團隊,為燈具、汽摩配、低壓電器等復雜產品量身定做適合其自身特性的包裝,而這樣的解決方案,也逐漸受到客戶的認可。”
經過幾年的努力,如今,“東經”已成為正泰、德力西、天正、環宇、長城等大型企業的戰略合作伙伴。去年,他們的設計團隊還走出溫州,成功打入臺州市場,獲得了當地一家摩托車制造企業的青睞。
物流改革讓員工當老板
“東經”擁有一套被譽為“東經之道”的企業文化,其中有一句話是:您成功,我發展。寓意“東經”在取得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客戶創造價值,為員工提供平臺。
“東經”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包裝行業面臨嚴峻挑戰。于是,蔣孟有在物流方面勇敢地邁出了變革的新步伐,把車隊的幾十臺運輸車輛承包給了公司員工。2009年起,又由內部承包形式發展為將車輛賣給駕駛員,雙方簽訂合作協議,由“東經”下屬物流公司統一調度,駕駛員由此便升級當了老板。
“以往駕駛員和搬運工之間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矛盾,比如誰運第一車,運到了誰卸貨等等。如今,駕駛員自己做了主人,由他來雇傭搬運工為自己服務。駕駛員的收入有了明顯提高,干起事來自然也帶勁多了。”蔣孟有說。
在“東經”的運輸車間,有一個電子叫號系統,每天清晨,“某某某到幾號臺裝車”的信息便會在電子屏幕中滾動播出,搬運工人們收到信息后便會動作麻利地上車裝貨。這便是蔣孟有為優化配送流程、仿效醫院的叫號系統想出的一套方案。
“在物流配送上,最重要的原則就是要守時、保質和保量。我們在所有的物流車輛上都安裝了GPS定位系統,車輛行駛到哪里,多久后能到達目的地等信息,在總部調度平臺上都能一目了然。”
蔣孟有口中的信息系統平臺,便是10年前他花巨資購入的一套工業化信息設備,通過它,便可對生產全過程和物流車輛進行實時控制。“接下來,在物流方面,我們要打造客戶零庫存和城際配送網絡兩個概念,就是根據客戶的生產安排,為其提供點對點的包裝配送服務,讓客戶把用于存放包裝的倉庫騰出來。”
而城際配送網絡,指的就是把客戶需要的包裝送達后,再把其需要運送的貨物直接拉到目的地,“這樣就能提高車輛的裝載率,為客戶節約成本。”
觀念和人才制約大發展
談及企業發展中面臨的困境,蔣孟有坦言是觀念和人才。“說實話,目前很多企業仍是粗放型的管理方式,他們寧可騰出一個倉庫堆放紙箱,也不愿把這項業務交給專業的包裝公司打理。”
在交談中,蔣孟有也提到,他們的“整體包裝解決方案”容易被同行復制,“我們手頭好幾個訂單都是做了一兩個月后就突然沒掉的,那是因為市場上出現了類似的、報價比我們低的供應商。”而對于自己花了大量人力和資源所作的方案被人復制,在目前的環境下卻是很難追責。
而這一系列的外部因素,在某種程度上也制約了包裝研發人才的發展。“盡管我們與高校搭建了產學研平臺,每年也招聘一些包裝專業的優秀畢業生充實研發隊伍,但外部的大環境或多或少會給他們的職業規劃造成一定的影響。”蔣孟有向記者表明了他的擔憂。
他告訴記者,如今,越來越多的客戶需要包裝供應商提供系統化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地供應包裝物。而這,便是包裝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東經”早早就選定的路。他相信只要堅持,就一定能看到勝利的曙光。
來源:溫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