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除了是國內的瘋狂購物季外,國外的購物季——圣誕節,也要來了!🎄🎄🎄
每年的這個時候,也到了一年一度為杯子買咖啡的時間,而引起這一獨特景象的背后就是我們最為熟知的咖啡品牌——星巴克。
今年的圣誕紅杯和往年不一樣的是,它并沒有大片的紅色,這也是星巴克首次推出的“白色圣誕杯”。在“白色圣誕杯”上畫上了簡筆畫,這也讓今年的圣誕紅杯多了一個特點——可以自己DIY涂色,設計出自己的圣誕紅杯。
星巴克今年的圣誕季主題為“Give Good”,星巴克希望人們之間的點滴好意在這個美好的節日里無限蔓延 -- 與愛的人一起品嘗節日飲品,與親友分享圣誕禮物,向陌生人傳遞友好與善意……星巴克表示:它就像是一張畫布,勾勒了圣誕節里的動人時刻,而你的創意將會賦予它新的生命,匯聚成節日的溫暖,讓圣誕的美好開始蔓延。
DIY的特點讓今年的圣誕紅杯增加了和消費者的互動性,也讓今年的星巴克圣誕熱度大增,星巴克微博話題#圣誕從這杯開始#僅僅推出兩天就達到了6637.8萬閱讀量。
同時,這次的DIY圣誕營銷也讓星巴克在社交網站上產生出了大量的UGC內容:
看完是不是也像趕快去買一杯,自己嘗試創意一下呢?
星巴克圣誕季的紅杯營銷已經成為了星巴克每年的傳統項目,從1997年開始,星巴克就開始不斷推出具有節日特色的紅杯,上面會有圣誕經典元素,比如圣誕老人、雪人、麋鹿、雪花等等。
2015 年的時候,星巴克因為一反常態地推出了極簡版的圣誕紅杯——純紅色的杯子上除了星巴克的經典標志外,什么圖案都沒有,星巴克也因此遭到了很多粉絲們的抗議。雖然星巴克是想通過 “留白” 來產生更多UGC內容,讓消費者提供更多 “屬于他們自己的故事”,但很多消費者們覺得,星巴克這樣做實在是太沒有 “誠意” 了。
正是由于2015年產生的爭議,星巴克為2016年的圣誕節日營銷下足了功夫。
2015年11月,星巴克在Instagram上同步舉辦了一次紅杯設計征集活動,讓消費者把杯身當做紅色畫布,鼓勵大家在紅杯上涂鴉、曬出自己的設計。這場互動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參與,星巴克收到了來自13個國家約1200位消費者的設計。這場互動營銷也帶給星巴克一些新的靈感。
2016年,星巴克直接從去年在Instagram上征集到的設計中,挑出13款設計,印在了紅杯子上,并一口氣推出了13款圣誕紅色涂鴉杯子。這些杯子的設計中有在德國念書學生和來自費城的發型設計師,當然,還有一個是來自紐約的先鋒藝術家。這是星巴克自1997年推出假日紅杯以來,第一次采用來自消費者的提案。
星巴克通過這次的活動拉近了消費者和品牌之間的距離,以往只有專業設計師才能做的紅杯設計,現在消費者們也有機會參與。配合今年的紅杯理念,星巴克在今年的紅杯發布視頻上第一句廣告語就是 “去年我們做了紅杯子,而你們把它變成了節日。”
除此之外,在去年美國大選前,星巴克還出其不意地第一次推出一款綠杯子。這款綠杯子由日本藝術家大田勝吾(Shogo Ota)一筆繪制完成,不同的人連接在同一筆畫中,同樣呈現了統一與共享的概念。有網友看到本該推出紅杯的星巴克推出綠杯后在Twitter上抱怨:“我的紅杯子哪去了,這個綠色的是什么鬼?”。不過,這次先綠杯后紅杯的營銷也給了很多消費者驚喜。
不過在中國,星巴克只推出了13款紅杯中的8款,而且并沒有推出綠杯的設計。
細數過來,星巴克在杯子設計上也做過不少的嘗試了。那為什么星巴克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圣誕節紅杯營銷呢?
首先,圣誕節可謂是歐美人一年當中最期待的一段時間,它就像是春節一樣可以讓整個國家興奮起來,并帶動大量的消費。據統計,2014年的圣誕季財報中,星巴克的銷售上漲了13%,至48億美元,而后面那個財季它的銷售數字便少了2億美元。
其次,產品是最好的營銷渠道。現在很多品牌都在拿產品本身做文章,比如可口可樂的昵稱瓶、表情瓶,包括農夫山泉的音樂瓶,這樣營銷方式不僅僅吸引力許多年輕人,而且還讓品牌成為了網絡上熱議的話題。
其實換個包裝,換個設計對大多數品牌來說都很簡單,但與消費者建立起了這么有黏性的關系是很難得的,這需要時間和品牌影響力為基礎。作為消費者,你對星巴克這個品牌有怎樣的印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