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為包材企業,做為化妝品品牌的支撐者,要想基業長青,擁有“包材即服務”的思維與心態,全面調整企業往制造服務業轉型,成功的成為品牌背后的品牌,成為行業價值鏈的創造者,還有很遠的路要走,那如何區分包材工廠是否具有品牌基因呢?我們從以下幾個角度來進行解析:
一是工廠是否有人文情懷
成為一個品牌,沒有文化的支撐與人文的支撐是很難堅持下去,所以,人文素養是這個包材企業家的基因,具備人文素養,才能擁有事業的匠心,有了匠心才能明確自己的使命與戰略方向。
二是具備消費者情結
做一個品牌背后的品牌,思考的必須是品牌客戶的客戶,即終端消費者,包材與內容物的完美搭配,才創造了的美的體驗,所以,時刻感知消費者溫度,才能適時而變,所謂趨勢,就是消費者的晴雨表而已。
三是擁有創新的力量
無創新,只抄襲與模仿,那您頂多蕓蕓眾企中的就是一個包材制造企業而已,離包材品牌的價值鏈還很長遠。包材創新的力量來源于企業家自己對于企業內部文化的激發與外部市場與消費者的磨合與感知。
內部創新,將組織阿米巴化,讓每個人才都是企業經營者。企業成為一個創新的平臺,讓人人智造。外部創新,則是運用資源共享思維,將企業各類阿米巴智造因子融入用戶的供應鏈中,為品牌需求而聯動,為需求而創造。
四是熟練駕馭企業小數據的力量
用行業數據來代替時間,代替經驗,預測客戶的需求,預測時尚的流行,小數據是企業的結晶,企業家應能通過企業各類IT工具,將數據整合,篩選,分析,應用,從而為企業創新與發展助力。
五是供應鏈協同的能力與智造
未來包材將從制造轉向智造,即以消費需求趨動,品牌響應,包材工廠按需而即時智造,從而響應品牌服務消費者。了解供應鏈,解構供應鏈,解構企業自己,融入供應鏈,服務供應鏈,從此成為用戶價值鏈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品牌背后的品牌因此而生。
品牌背后的品牌,因人文而生,因匠心而造,因創新而誕生,因小數據而沉淀,因供應鏈而成熟。未來,要么融入品牌供應鏈,要么就是被品牌所遺棄,市場,適者生存。祝各位包材老板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