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包裝紙市場進入三十年來最淡的淡季,已經是紙板紙箱行業的共識。紙廠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嚴峻形勢,通過縮減產能來平穩過渡,而不應該一味地漲價。讓整個行業變成皇帝的新衣,終將淪為笑柄。
今天,繼APP、太陽、晨鳴等白卡紙巨頭宣布從2017年1月1日起大幅提價200-400元/噸后,APP、晨鳴、太陽再次宣布每噸紙上漲300元。同一天時間,同樣的價格,半月內的兩次漲價,紙廠漲得好任性啊!
關于漲價函中提到的木漿價格、煤炭、能源化工和物流成本上漲等原因,包小編都懶得說了。還是簡單分析一下白色系紙廠漲價的真正原因吧。
首先,包小編認為令紙廠底氣增加的原因在于全國持續進行當中的環保潮和安監潮,導致大量在前段時間的環保潮中幸存下來的中小紙廠被迫停產,紙業產能愈發集中。
其次,自元旦后,不少二級紙板廠突然陷入無單可做的境地,導致大量原紙訂單被取消,紙廠庫存壓力加大。基于市場買漲不買跌的心理,紙廠決定以漲價的方式來逼迫下游廠家出手。
還有,或許紙廠敏銳地嗅到了下游紙箱行業害怕紙價下跌的心理。因為紙箱廠尚未將前期上漲的成本轉嫁出去,因此希望紙價穩定,等待下游客戶落實新的報價。
然而,在包小編看來,由于終端客戶根本跟不上紙價上漲的節奏,這種極端的漲價方式很可能給紙包裝產業鏈帶來巨大災難。
因為紙價泡沫化,會令很多中間貿易商和紙板廠害怕屯貨,反而讓紙廠難以出貨。在天量的庫存下,紙廠要么一意孤行拉高價格,要么斷崖式下跌收場,這將加劇紙包裝產業鏈的振蕩,最終令無數企業倒掉。
目前,包裝紙市場進入三十年來最淡的淡季,已經是紙板紙箱行業的共識。紙廠應該清醒地認識到這一嚴峻形勢,通過縮減產能來平穩過渡,而不應該一味地漲價。讓整個行業變成皇帝的新衣,終將淪為笑柄。
1月9日,國家發改委價格監督檢查與反壟斷局召開家電行業價格法規政策提醒告誡會,提醒告誡家電企業不得相互串通橫向壟斷,不得實施縱向壟斷,不得濫用市場支配地位,不得哄抬價格,不得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低價傾銷,不得利用虛假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實施價格欺詐。
那么,考慮到家電紙箱的瘋狂上漲,發改委會不會追根溯源,調查造紙行業的抱團漲價行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