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時光荏苒,光陰似箭,轉眼2017年已經過大半,干軟包裝的兄弟,這大半年下來,你痛嗎?你苦嗎?你累嗎?
禁止!關停!取締!問責!每一個字眼都代表著史上最嚴。
天津:80%以上的企業限產和停產
江蘇:產能降到50%以下
浙江:1000多家廠發出停產通知
............
4月7日至8月31日,環保部派出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組已完成10輪次督查工作,28個督查組共檢查41928家企業(單位),發現22832家企業(單位)存在環境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54.5%。
而在此時,被稱作“環境保護史上最大規模行動”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已滿五個月。期間,督查組共檢查了4萬余家企業(單位),揪出2萬多家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問題率超5成。據悉,新一輪強化督查具體細化到了200余項任務,每個城市都有具體清單,完不成的還會繼續督查。
進入9月漲價聲音此起彼伏。包裝膜漲!鈦白粉漲!MDI漲!TDI漲!樹脂漲!助劑漲!硫酸鋇漲!顏料漲!上游企業集體漲!
原材料市場漲聲不斷,大大壓縮了軟包裝企業的利潤空間。
國內聚合MDI市場出現連續上漲。據了解,幾大主流廠商從8月28日到9月8日,連續10天上調報價,每天漲幅在500元/噸到2000元/噸不等。在9月8日價格上調后,高端價格已達36000元/噸,較8月28日的28000元/噸大幅上漲了28%。
還有包裝膜、鈦白粉、丁二烯、碳酸鈣等部分龍頭原材料企業停產檢修,導致原材料供應減少,由于原材料供應減少,使得企業不能正常開工,而人工成本的提升以及生產設備的損耗,更讓眾多企業難以為繼。沒有生產量,但日消耗卻在不斷擴大,無異于雪上加霜。
三季度國內環保及安全監察力度較大,現在是有錢未必能買到貨的時代,各種漲價、限產、停產現象已經召示2017年是各行各業洗牌最殘酷的一年!北方地區工廠開工受到明顯限制,南方地區部分園區的蒸汽供應也出現短期不足,山東及黃山地區原料工廠也出現集中停車,市場現貨供應減少。
由于大部分企業停產,部分原材料已經斷貨了,安徽黃山地區有企業已經率先下發緊急通知:環氧已經開始進入供貨緊缺時期,整個黃山循環經濟園限產30%,市場上一個月要少幾千噸環氧樹脂,有貨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