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都被這張圖刷屏了!這就是目前各行業的真實寫照。煤炭漲、鋼鐵漲、有色漲、原紙漲!塑料膜漲!…接下來,別再跟我們說能不能優惠了,早晚都要漲,你該關心有沒有貨啦!

有錢未必能買到貨,2017年將是各行各業洗牌最殘酷的一年!
近期第四批環保督察開始,8個督察組已陸續進駐。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和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分別入駐浙江省和山東省,召開督查工作動員會,督查時間為一個月。
在環保高壓下,如今的市場是這樣的!
第一天
客戶:你家貨價格高了!
我:……
第二天
客戶:給我留些吧!
我:對不起,漲價了!
客戶:不要了。
第三天
客戶:還能便宜嗎?
我:不好意思,又漲了!
客戶:又漲了?那算了吧!
一周后
客戶:定!我現在就定!現在就打款!!
我:不好意思,廠停了,貨沒了!
漲價了,沒完了,你要的貨不全了!
生氣了,不買了,一會又漲一百了!
無奈了,后悔了,價格真是虐鬼了!
嘆氣了,流淚了,剛才價格接受了!
款打了,車叫了,廠里又說沒貨了!
承認了,接受了,巿場咱也看透了!
苦笑了,失算了,訂貨就要果斷了!
別聊了,別談了,再不下單就晚了!

各位上帝,別再跟我們說能不能優惠了,能不能欠賬了,你該關心有沒有貨?價格隨時變化,且“訂”且珍惜啊!


環保部、安監總局“聯合”出手下半年行業洗牌加劇
環保部近日通報,對無法升級改造達標排放的企業,今年9月底前一律關閉。國務院安監總局也宣布7-10月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中國34個省市自治區的制造企業均將“被檢查”,無一能幸免!

此時環保部、安監總局紛紛出手行動,零容忍展開治理工作。業內人士表示2017年下半年致使的漲價因素不止原材料價格暴漲及漲價潮,還有可能關閉大量工廠,讓你有錢買不到貨。今年下半年將是制造行業洗牌最殘酷的半年,漲價的刀尖之舞,企業和經銷商如何生存是關鍵。
企業有單不敢接漲價是必然趨勢
去年11月起,受環保考驗和原材料價格上漲雙重打擊,制造企業用于環保設施改造、紙箱包裝、物料運輸等方面的費用節節上升。雖然現在包裝和運輸不是主要問題,但源于環保督察和原材料價格上漲等方面的壓力依然未減,對生產企業來說,真是“不漲是人情,漲也是道理。”
新一輪的漲價潮,一線企業也不可避免,最新發布的各企業半年報中均有提到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對企業業績影響。但一線企業有品牌溢價,小幅度的價格上漲消費者還可以接受。三四線小企業品牌知名度不高,不提升價值的漲價無疑是自掘墳墓。

從去年末漲價開始,眾多企業堅持了半年多的漲價風波尚未平息,如今又有環保和安監兩把利劍懸掛頭頂,讓三四線小企業更是難受其重。目前,部分包裝紙箱仍然斷貨,大部分制造企業也已經提前停產了。行業一遍愁云慘霧,“漲聲”四起,眼看如此形勢,不少企業只能傻眼,選擇減產和停止接單。
對于恢復生產后產品漲價,廠商表示,一方面是原材料價格逼升成本,另一方面用環保費用的支出、工荒人力成本、消費品升級研發成本、差異化產品工藝配置工序成本及營銷成本等,嚴重壓榨了品牌的利潤空間。
沒有核心競爭力的制造企業遇寒冬中小企業倒閉潮來襲
對于目前制造業發展而言,主要的生產要素都在漲價。過去制造業的優勢,很大一部分是建立在低成本的勞動力上,現在已然沒了這個優勢。總而言之,所有東西都在漲,唯獨是出廠價格持續下跌,中小制造業的老板們真的是欲哭無淚了。

中國制造業技術水平不能夠適應新的形勢,這是行業達成的一致共識,企業的差異化、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不強,使得制造業企業目前有相當的數量處于經營困難的狀態。在這種境遇下,再遇到如流感一般的各項成本漲價潮來襲,恐怕有些企業真的是要得一場重感冒了。
熬過了淡季,卻死在了旺季!
客戶要便宜,商家要利潤,
廠家要生存,這是拼命的節奏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