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下旬開始,一張4月份簽署的文件突然間莫名其妙地被熱炒,從紙包裝業上游供應端傳出進口廢紙受限,紙價要瘋漲的小道消息。一時之間,各種傳言沸反盈天,甚至“進口廢紙”被禁的消息也被廣為傳播。
隨著恐慌情緒蔓延,包裝紙飛速上漲!8、9月包裝紙普遍上漲1800元/噸以上,形成國產與進口原紙倒掛價差達1000元/噸的奇葩景觀,整條產業鏈生態受到很大程度地破壞!
那么,從7月開始炒作至今的進口廢紙究竟有沒有受限甚至被禁止呢?
包小編通過查詢中國海關總署的統計數據得知,與6月份相比,7、8、9、10月進口固廢數量并沒有減少,前十月進口固廢比去年略有增長。雖然沒有直接給出進口廢紙的數量,但從7、8月傳出的進口廢紙統計數據來看,其增幅則更高一些。
海關統計數據顯示:6、7、8、9、10四個月進口固廢分別是369萬噸、313萬噸、374萬噸、321萬噸,270萬噸表現頗為穩定。以下為包小編從中國海關部署官網公開的統計數據中截圖下來的資料。
令人十分痛心的是,炒作進口廢紙受限雖然極大地改善了紙廠的資產負債表,參與炒作的商家也賺得盆滿缽滿,但由于經濟不景氣導致上漲成本傳導不暢,導致大量終端客戶被迫尋找替代包材或減量包裝。
一場看似是造紙行業的饕餮大宴,最終演變為飲鴆止渴,涸澈而漁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