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理文造紙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公司實現收入114.4億港元(單位下同),同比增長36.7%;凈利潤21.9億元,同比增長53.4%;基本每股收益48.42港仙;擬每股派現17.0港仙。
半年凈賺22億港元,同比增長53%,2017年上半年,理文造紙無疑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這一切雖然很大程度上歸功于近年來國家實話的供給側和去產能改革,但也與理文造紙多元化的戰略決策分不開的。因為,上半年理文衛生紙產值已經占到整個集團的10%,并且貢獻了可觀的利潤。
國內領先的包裝用紙龍頭企業
理文造紙有限公司 (“理文造紙”) 于1994年成立,由一間小型公司發展成為全球具領導地位的箱板原紙及紙漿生產商之一。集團于2003年9月26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份代號:02314)。過去數年,公司一直致力于擴充規模及發展涵蓋制漿及廢紙回收的垂直業務模式,以確保原材料的穩定供應。
集團目前在中國擁有5間廠房,策略性地選址于東莞潢涌、廣東洪梅、江蘇常熟、重慶永川及江西九江。截至2016年三季度末,公司5大國內生產基地合計擁有包裝用紙產能520萬噸,紙漿產能5萬噸,生活用紙產能13.5萬噸。此外,公司在越南布局的40萬噸包裝用紙產能,已經建成投產。
為了進一步拓展業務,公司于2014年進軍生活用紙領域。除了逐步增強建立產品品牌,公司于2015年四季度生產并正式推出自有品牌【亨奇】系列生活用紙。集團4臺共計13.5萬噸生活用紙產能已于2015年全面投入生產銷售,此外,公司將在2017年底前于廣東、重慶和江西共計投入建設44萬噸生活用紙新產能,使得公司晉級成為全國前五大生活用紙生產商之一,生活用紙合計產能達57.5萬噸。
“一紙難求”推動集團利潤創新高
2016年下半年,受到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美廢OCC漲幅約25%,煤炭漲幅約為15%),人民幣匯率貶值和各種“會議藍”等環保限令和淘汰落后產能的疊加影響,包裝紙價格如脫韁的野馬,一路高攀,每噸紙上漲1000-1500元/噸。造紙行業突然迎來最好的時光,令所有人始料未及。
今年春節后,受到訂單透支和消費需求疲軟的影響,包裝紙價格一度十分低迷。加上春節期間,各大紙廠并未嚴格遵守停機計劃,導致包括理文、玖龍在內的紙廠出現嚴重爆倉。3月下旬,一些中低檔瓦紙慘跌,但理文的產品主要集中在高端箱板紙市場,雖然一度大幅回調,但仍然保持著相當可觀的利潤。
進入5月,在環保去產能和供給側改革的驅動下,包裝紙再次穩步上漲。進入8月,受到訂單旺季心理預期、進口廢紙受阻和大紙廠宣布大幅提價的刺激,包裝紙再次狂漲。
近日,理文造紙發布2017年上半年業績,公司實現收入114.4億港元(單位下同),同比增長36.7%;凈利潤21.9億元,同比增長53.4%;基本每股收益48.42港仙;擬每股派現17.0港仙。
“勤奮+實干”成就“造紙大王”
作為“含著金鎖匙”于1970年出生的富二代,理文造紙公司董事局主席李文俊先生在海外學成后即回到理文集團旗下的理文手袋工作。而后極具眼光的發展當時造紙行業的巨大商機,在父親的資助下遂依然決定自主創業,創立理文造紙。
穩健經營的風格貫穿公司發展歷程。公司創始人李文俊先生自小受父親熏陶,“勤奮+實干”精神貫穿家族發展史。在公司經營上,與市場上其他公司相比,理文造紙多年來保持穩健發展的理念,在公司經營戰略上,對產能擴張一直穩步推進——從公司成立發展至今,目前包裝用紙產能共計約560萬噸。
理文造紙憑借卓越的管理,在各項指標上均傲視同行。廢氣排放標準遠低于國家標準的400毫克/立方米,廢紙實用率高達98%,COD(化學需氣量)排放為80毫克/公升,單噸盈利能力全球領先。更重要的是,通過廢水可循環再利用,理文造紙的噸紙耗水量不到10立方米,約為國家平均數的1/8。此外,公司造紙的單噸耗煤量已從過去的0.43噸提升至最新的0.37噸,遠低于國內噸紙耗煤量0.6噸的平均水平,同時亦高于玖龍/山鷹等企業的0.5噸水平。
考慮到理文造紙作為行業龍頭將繼續進一步受益于行業的穩定復蘇和環保限令對漲價的支撐,以及公司在生活用紙領域的快速拓展,未來,理文造紙的前景將十分可期。
● 注:內容融合自東方財富網、智能財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