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柔印技術發展
目前柔印在全球印刷領域的占比如何?與國外柔印技術相比,當年中國柔印技術發展處于哪一階段?
施秘書長:柔印起源于上世紀20年代由美國人發明,最初叫“苯胺印刷”,有將近100年的歷史。由于苯胺印刷油墨有毒,美國人發明了水性油墨并引入使用,1952年更名為“柔性版印刷”。柔印在美國的使用占到70%,歐洲特別是西歐大概占50%,日本習慣以凸版為主,柔印占比不到20%。
中國的柔印發展起源于上世紀90年代,是隨著食品、化妝品等領域越來越多外資的進入而逐步發展起來的。一開始與柔印相關的設備、器材和耗材主要靠進口,以后隨著國內的一部分企業和人才對柔印設備、器材、耗材的深入研究,國產柔印相關產業鏈基本已經形成,并可以滿足不同層次的印品要求。
到現在,占中國印刷比例到底有多大,其實這個數據現在沒有權威機構統計,最保守的估計,柔印的比例至少占到15%。但是和先進國家比,發展空間還是很大。從柔印技術的推廣應用方面來看,這兩年實現了飛躍發展,海外最新的技術國內大部分都有在應用中。
全球柔版印刷市場份額占比
施秘書長:其實柔版印刷的質量并不低,而是高質量的需求少,造成了器材設備與耗材成本偏高。柔印可以做一些印刷質量很高的東西,這主要跟制版先進工藝的應用有很大的關系。
目前制約柔印發展的因素,一個是觀念,很多人對柔印了解不多,認為柔印印刷效果不好,或者成本很高。其實柔印也可以拿來印教材、兒童讀物或其他很多東西,但是需要推廣,讓更多人知道柔印的價值。
二是人才,研究柔性版印刷的管理人才、操作工人都太少。近年來,隨著綠色環保印刷柔印技術在國內的大力發展,柔印專業技術人才以及研發人員缺口嚴重,前沿市場急需大量這樣的人才。
當前,柔印生產企業普遍面臨的生產困境是什么?
施秘書長:第一是環保壓力,個別地方政府不懂水墨柔印的環保特性,一概進行打壓;第二是最近一年來紙價的不斷上漲;以上兩個因素造成了印刷企業成本的大幅上升,因此造成了供應商之間的惡性競爭和貨款回籠款難,以上這些因素影響了行業的迅速發展。我們認為一個行業正常的發展需要有一個有利于發展的生存環境,要有合理的利潤空間。我們會繼續保持和政府之間的溝通,并反對非理性的低價競爭。
國家是否出臺相關文件支持柔印技術的發展?
施秘書長:2016年工信部和財政部發布217號文件,提出重點行業揮發性有機物削減三年行動計劃,這是第一次提出在國家部委文件中提出“鼓勵采用柔印工藝,逐步減少凹版印刷工藝和干式復合工藝”,這說明政府已經承認在所有不同的印刷工藝里,柔性版印刷是相對較為環保的。
2016的12月6日,工信部和商務部聯合發布了《關于加快我國包裝產業轉型發展的指導意見》,再次“倡導使用柔版印刷等低(無)VOCs排放的先進印刷工藝”。
這兩個文件的提出說明政府鼓勵柔版印刷的發展,對一些符合條件的企業,也有資金補貼的扶持政策。
現在膠印、凹印轉向柔印的多嗎?
施秘書長:現在轉柔印企業的還不是很多,因為大家在摸索并取得經驗的試驗過程中,這不只取決于印刷企業,也需要供應商們一起共同努力。
關于中國印協柔印分會
請您簡單介紹一下中國印協柔印分會的基本情況。
施秘書長:中國印協柔性版印刷協會成立于1992年,屬于中國印協的二級機構,成立之初只有7家企業。2005年,隨著國內柔印相關產業鏈基本形成,中國印協把柔性版印刷專業委員會升級成了印刷分會。目前穩定的會員單位數量大概有300家左右。
協會的宗旨是:“服務企業,規范行業,發展產業”。
協會的主要工作是什么?
施秘書長:協會的工作主要分為4個方面。
第一是“引進來”,協會與美國柔印協會、德國柔印協會、日本柔印協會等保持密切合作,把全球先進的技術引進到中國。
第二是“走出去”,協會基本通過會員單位的參展和考察,還有外商駐華辦事處的引薦,幫助中國的柔印技術與世界接軌。
第三,國家柔印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協會負責起草并引入了本土化柔印的標準,填補國內柔印標準的空白。
第四,今年以來,在受中國印協教培部的邀請,我們的專家庫成員正在參加《國家職業標準 印前技術 柔性版印刷》的培訓教材和題庫的編寫工作。
不僅如此,協會還組織了兩年一屆的柔印產品質量評比活動,現在已經做了10屆,極大地推動了柔印質量的進步。
您怎樣評估當前的柔印發展趨勢?
施秘書長:與20年前相比,柔印最近幾年確實駛入了發展的快車道。原來普遍認為柔印的印刷成本、版材、設備等投入高,現在有了環保要求,其他印刷方式的成本相應也要增加,柔印的成本相對下降了。當然國產設備器材和耗材的成功研發并進入企業應用后,整體柔印的印刷成本也在下降。
柔印制版以前是進口版材一統天下,版材費用很難撼動;現在國產版材開始興起,例如樂凱華光,他們最近幾年版材做得相當不錯,特別是紙箱上的版材替代了進口,占有率相當高。除此以外該公司出口量也很大,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同比增長了126.79%。隨著國產版材的推出,就一定會把進口版材的價格降下來,因為目前國產版材的價格只是進口版材的2/3到1/2左右。
關于2018華南國際柔印技術展
請問最初柔印協會決定和勵展合作協辦柔印技術展的目的是什么?
施秘書長:我們認為,在中國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專門的柔印展,而這次協會和展覽公司共同協作辦展,可以滿足參展商和觀眾各方面的需求。對于中國市場,目前柔印的產品占比最多的是瓦楞紙箱,接下來就是標簽、軟包、書刊、利樂包和康美包。但在美國則不同,第一是軟包,第二是瓦楞,第三才是標簽,第四是報紙。所以在中國,柔印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舉辦展會可以帶動這一產業的快速發展。
勵展博覽集團是全球領先的展覽行業,有著非常成熟的辦展經驗和豐富的全球行業資源,其主辦的瓦楞展、彩盒展更是全球極具影響力的專業型展會,有著非常強大的規模效應。柔印協會與勵展也有著多年的合作歷史了,連續多年在勵展的展會上舉辦各種柔印論壇活動,2016年雙方共同主辦了2016年中國柔印技術展,大獲成功。我們相信柔印協會和勵展的合作一定可以實現1+1>2的效果,加強華南及亞太地區對于柔印趨勢的探討,促進柔印產業與世界先進技術接軌,并獲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請談談您對2018華南國際柔印技術展的定位?您希望柔印展可以給中國的印刷包裝產業帶來哪些幫助和改變?
施秘書長:華南國際柔印技術展主要涉及的是瓦楞和彩盒方面的柔印技術,我們希望通過展會讓參展商和觀眾都可以從中看到柔印今后的發展趨勢。柔印的發展前景已經影響到很多企業最高管理者的決策,相信觀眾也會潛移默化的感受到這一變化。然而,如果是做瓦楞紙設備的企業,也可以通過展會把握發展趨勢,及早做一些戰略性調整。當然包括天地盒、紙杯、一次性碗筷、食品等印刷轉為柔印,都是由終端客戶推動的。我們也希望通過技術推廣,讓更多終端用戶了解到柔印的價值。
結語:在與施秘書長的對話中我們了解到,中國的柔印產業發展已經逐步進入了黃金時期,但專業柔印技術展示平臺匱乏、人才極度缺乏,2018華南國際柔印技術展的舉辦必將意義非凡。2018華南國際柔印技術展將為參展企業與目標客戶構筑無縫對接的商貿平臺,讓更多觀眾打破對柔印的誤解,深入了解柔印技術,從而推動柔印產業的快速發展。我們相信2018華南國際柔印技術展的舉辦,一定會為柔印產業開辟前所未有的展示溝通交流平臺,為行業發展帶來新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