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隨著電商的發展,快遞行業正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快遞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因其過度包裝、循環使用率低等問題,給環境帶來巨大壓力和沉重負擔。那么,快遞過度包裝,既然屢遭詬病又為何仍屢見不鮮?這個現象在我區又如何呢?記者進行了一番調查。
看待包裝各執一詞
“有時候,拆快遞也是個體力活!”臺科院的學生趙琳告訴記者,這幾天她在網上買了四五件商品。取快遞花了兩分鐘,拆快遞卻花了七八分鐘。“東西被膠布嚴嚴實實包裹著。然后小包裝在大包里,大包又墊上防泡墊,雖然拆快遞有點麻煩。但是這個包裝我還是給好評的。因為我買的東西是化妝品,也算易碎品吧。”
“有時候,那些商家包裝的確是有些夸張了,不是易碎品,也不是家具電器,非要包成里三層外三層拆個包裝都費時費力,還產生一堆垃圾,特別不環保。”家住濱江新村的住戶余小姐說,快遞包裝是否會過度包裝,這往往取決于眾多商家的意愿。
在東城從事快遞行業4年的小符告訴記者,由于商家怕商品運輸途中遭損,所以拼命給快遞加包裝,裹得像個“粽子”,這也加重了他們的運輸負擔。“本來一車可以裝百來個快遞,但是如果碰上一些過度包裝的快遞,就裝不了,他還說得分幾趟送,這樣的話,又浪費了時間。”
包裝成本成電商之殤
目前,多數網購商品都由商家自行包裝。而包裝是否用心、結實,通常成為買家評價商家的指標之一。所謂的“包裝用心”,基本上就等同于用料多、包得嚴。
“每一個東西都要包到位,因為買家會看我們包得嚴不嚴,這會直接影響好評率。如果包不嚴,產品破損再退回來,我們更不劃算。所以對于包裝,我們是‘不惜成本’的,能包幾層就包幾層。”一位長期代購日本、韓國等國家商品的淘寶賣家告訴記者。
家住白楊新村的張小姐是一名微商,專門做韓國代購,現在,她的生意越來越紅火。記者在張小姐家中看到,她的房間內堆著大量的膠帶紙箱還有氣泡墊等。包快遞時,張小姐先在快遞盒中放入氣泡墊,然后用氣泡紙將貨品包裹好,用膠帶纏繞幾圈,再放入報紙等填充物塞滿空隙最后再用膠帶封箱。當記者問如此里三層外三層的包裝是否太浪費時,張小姐笑著說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只能如此包裝,才能防止貨物破損。若是包得太簡單,萬一顧客收到貨物時破損了的話,不僅會退換貨造成更大損失,還會認為我們服務不好影響生意。”
雖然快遞業務總量提升是包裝垃圾數量增加的直接原因,但“過度包裝”現象不容忽視。記者留意到,很多快遞包裝都是“里三層外三層”。
“我們也是沒辦法!我們也不愿意用那么多膠布、包那么多層,費時費錢,但是如果不包嚴實的話,商品在運送過程中造成損壞,消費者要求換貨的話則更麻煩!”對于快遞過度包裝,在淘寶做收納箱生意的黃巖賣家說,“所以,并不是說我們想多包裝,有時候是實在沒有辦法。”
回收再利用效率低
“我每天在速遞易旁邊都能看到不少丟棄的塑料袋、膠帶。”6月7日,在嘉盛苑派件的派件員小陳告訴記者,這種自行處理就是隨意丟棄。“一般情況下,快遞包裝盒都被隨手扔掉。現在愿意把紙箱子攢起來賣廢品的居民以中老年人為主,很多年輕人都是隨意丟到垃圾箱。”記者看到,小區居民大多把快遞包裝盒連同生活垃圾一起丟棄。
不僅僅是生活小區,黃巖高校里的垃圾箱里也同樣是快遞包裝盒的“天下”。“宿舍樓的垃圾箱都快被快遞包裝盒占領了。”“我一般取了快遞,拆掉的包裝紙盒就直接扔了。”趙琳向記者解釋,快遞的包裝紙盒粘滿膠帶不干凈,有時候還會被壓得皺皺巴巴,因此每次她都直接扔掉。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幾乎所有同學都表示與這位趙同學的處理方式一樣。
“包裝盒太占地方了,而且每次網購都有盒子。所以我一般直接把包裝盒扔垃圾桶了。”李琳表示,她雖然也覺得好好的盒子被扔掉有點浪費了,但留著盒子對她來說也沒啥用,還占地方。
“快遞包裝回收最大的難點在于膠帶和塑料袋,其次才是紙箱。”在快遞行業做了四年的林云指著快遞盒子告訴記者,“因為前面兩者都只能算一次性包裝。但一些紙箱也是看情況回收的,主要是看膠帶包裝得多不多。”大部分快遞盒因膠帶的影響并不能實現回收。此外,紙盒、塑料這些原本可回收的快遞包裝,如果和其他生活垃圾混在一起,被污染后也將無法再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