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今天【無溶劑復合】專欄將給大家推出《用混配比作為衡量自動混膠機的主要性能指標是否合理?》這一話題,如果你有什么想法與意見,請在留言位置寫出你的建議,我們會第一時間溝通與互動!
用混配比(即兩種膠液的重量比或體積比)作為衡量自動混膠機性能的指標有一定的合理性,因為混配比可以反映兩種膠液之間的比例關系,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自動混膠機的控制精度和性能水平。
但是,如果簡單地把混配比作為衡量自動混膠機的主要指標是片面的,甚至可能導致巨大的風險。
首先,混配比通常情況下是當一個宏觀計量指標來使用的,在這種情況下它不能反應兩種膠液的微觀狀況。在一個版面的不同區域、不同運行時間段內(如升速降速、長時間運行等)的狀態難以真實地體現出來。
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混配比即使正確也有可能誤導管理或操作人員。操作和管理人員通常用一個時段(如1000米、1卷料、1小時或者1個班)的統計數據來計算混配比,以確認供膠系統是否正確,這種方式確實可防止大批量故障的出現,但對局部的、小批量質量事故并沒有太大幫助。
其次,混配比有靜態混配比和動態混配比之分,但檢測方法并未統一。靜態指標測量方便,但不能準確反應輸膠和混膠的真實狀況,不能反映兩個組分膠在不同時間點上相對的比例關系,當然也就不能有效地引導控制生產工藝的穩定性。而目前大多數自動混膠機也都不具備動態混配比的檢測和顯示功能。
因此,從發展角度看,應該更多地采用動態混配比來作為考核自動混膠機的性能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