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華碩上了商業周刊的封面,因為董事長施崇棠先生兩年前訂下了今年退休的時間表,忽然發布新聞:為了面對『新零售』的變局,暫時不考慮退休。
『新零售』是企業的危機?
我們天天在媒體上看到新零售的新聞,并不覺得有什么大不了,為何一家在信息行業里崢嶸頭角20多年的大集團會把新零售當作潛在的危機?
最近,你接過阿里或騰訊的(新零售研討會)的邀請電話嗎?
這兩大電商正在結合各行各業一起合作『新零售』,為的是新零售有可能創造接近『零庫存』的競爭優勢,去顛覆傳統。
新零售已經找到了“生鮮食品”這個行業作為合作對象,像盒馬生鮮(阿里)、錢大媽(京東)和永輝生活(騰訊)都開始了新零售的集成。
騰訊還提出『百萬小店』計劃,要利用線上的智能系統和大數據為小店賦能。最近他們說『賦能』不好聽,改口說『合作』。
因應新零售而出現的,有媒體常常報道無人商店,有積極拓展連鎖電器體驗門店的蘇寧、小米和京東;另外許多賣成衣、皮鞋、釣魚竿、運動用品...,的電商,也都紛紛開體驗店,走進街道和傳統連鎖店競爭....
新零售的基本概念是利用互聯網來集成線下零售門店,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手段,對商品從生產到配送的流程進行智能改造,進而重塑生意模式,甚至改變供應鏈和生態圈。
國內便利店有將近十萬家,年產值是一千多億,雜貨店有 660 萬家,年產值達到萬億級別,全是新零售的標的產業。
華碩是電腦設備供應商,新零售勢必改變(電腦訂單)的起點,也就是購買電腦的決定權不再是千千萬萬分散的商家,而是線上新零售營運者,如果華碩沒有創新的服務,恐怕連未來一臺電腦都賣不出去。
這就是華碩看到的『新零售危機』。
誰說『新零售和快印店沒有半毛錢關系?』
今天就有一個新零售的案例 - 餓了么
餓了么每年有近2個億的印刷訂單,陽光印網為餓了么寫了一個程序,各地的餓了么辦公室只要在網頁上,選擇底圖,輸入本地的文字信息,陽光印網接著就把訂單發給就近的印刷廠,半天就能收到了印刷品。
陽光印網的訂單出自電腦程序,你利用電話、QQ是收不到這樣的訂單。即使收到了訂單,還要人來拼大版,如何去應付一天幾百上千筆的訂單?
快印店沒有快印機器人,所以不知道餓了么有上億的印刷活。
新零售時代就要來臨了,招聘一個快印機器人吧!